ID: 22781437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学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8304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5课,十月革命,胜利,苏联,社会主义,实践
  • cover
(课件网) 十月革命的象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在古希腊神话中,“阿芙乐尔”是报晓天亮的女神,代表着“黎明”或“曙光”。 “阿芙乐尔”号军舰代表“革命胜利的曙光”。十月革命中的”阿芙乐尔号“如何带来革命胜利的曙光?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标要求:了解列宁主义形成的时代特点及其理论意义;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启示 核心素养目标: 时空概念:从十月革命爆发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国内国际环境 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以文字和图片等史料帮助学生了解列宁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等历史概念的基本内容,认识列宁主义形成的时代特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俄国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列宁主义形成、十月革命爆发的基本原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既是苏俄人民的政治选择,也是当时国际与国内、苏俄历史与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 1、背景 ◎请根据材料分析列宁主义产生的背景。 “臭名昭著的“解放”,事实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实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 (1)历史问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保留了沙皇专制,阶级矛盾尖锐。 (2)经济因素: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但发展程度低。 (3)阶级基础: 工业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1898年社会主义民主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4)思想基础: 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2、形成 §【史料阅读】布尔什维克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 ———[苏]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选集》第四卷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的拥护者在中央委员会中占多数,被称作“布尔什维克”。这次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建立。 3、指导思想 “布尔什维克主义”———列宁主义 4、内容 ◎结合所学并结合教材,分析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联系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无法避免 社会主义应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许多国家同时发生才能成功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对帝国主义的认识 无产阶级必胜理念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对俄国实际的认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结合实际,继承与创新理论 2、形成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4、内容 ◎结合所学及教材,分析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联系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学习聚焦】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5、意义 (1)历史地位: 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 (2)理论创新: 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