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1453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54479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 cover
(课件网) 同学们知道上图的人物是谁吗?对于印度社会有什么贡献呢? 甘地;提出并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领导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印度向着独立国家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课程标准 : 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何以亚非拉背负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使命? 新航路开辟以来,亚非拉国家长期遭受欧美列强的殖民侵略 民族革命 亚非拉国家落后,民主改革迟缓,国内独裁统治 民主革命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冲击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对军用物资需求激增,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同时帝国主义强迫殖民地附属国人民参加或支援战争,促使殖民地附属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高涨。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以“民族监狱”著称的俄国,打碎了民族压迫的锁链,实现了民族平等与民族自决原则,这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政治: 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加深了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矛盾; 十月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经济:一战期间,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增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力量;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背景 中国:反帝斗争 中国共产党成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收租界 中共领导探新路 印尼:反荷 越南:反法 印度:反英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伊、叙、黎: 反英法斗争 阿富汗:抗英斗争(导言) 1.运动概况 涉及国家的广泛性 领导阶级的多样性 斗争手段的兼用性 斗争目标的双重性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 2.典型运动 第一阶段 领导 概况 结果 第二阶段 政党 策略 结果 印尼共产党 1926—1927年,第一次反荷起义,工农响应,起义扩展 遭残酷镇压,共产党转入地下 印尼民族党 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 群众转向民族主义政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印尼反荷武装起义 共产党人建立了印度尼西亚共产党。……1926年和1927年,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举行暴动。殖民地政府宣布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为非法政党,许多领导人被流放。 ———萨努西·巴尼《印度尼西亚史》 和平比武力更好。这是一个原则……但是还有另外一个原则,如果对方使用武力,我们也有权使用武力。 ———苏加诺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 甘地,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印度国父。人们尊称他为“Mahatma”(“马哈特马”,即圣雄),意思是“伟大的灵魂”。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1869-1888(1-19岁) 印度卡提亚华半岛 接受良好的印度传统教育 1888-1891(19-21岁) 英国(印度宗主国) 留学英国,学习法律,接受新思想 1893-1915(24-46岁) 南非(英国殖民地) 融合各宗教教义形成“非暴力”思想;领导反种族歧视斗争,出版《印度自治》,阐释印度自由的思想 1915-1919(46-50岁) 印度农村 了解印度农民;提倡改除陋习;提倡手工劳动;宣传非暴力抵抗思想 1920-1944(51-75岁) 印度 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争取民族独立,多次绝食和入狱 1945-1948(76-79岁) 印度 协调民族纷争和宗教纷争;印巴分治;被刺身亡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运动概况 阶段 斗争内容 斗争结果 第一阶段 (1920-1922) 第二阶段 (1930-193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