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对中古时期欧洲的不同评价 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的时代之一,承接欧洲古典文明和近代的桥梁。 ———罗伯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截然相反的评价? 中古欧洲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中世纪是野蛮、专制、愚昧的黑暗时代。———布克哈特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三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约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221年 夏商周 秦汉 公元22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 公元581年 公元907年 隋唐 宋元 公元1368年 公元1840年 明清 五代 十国 古代中国 9世纪 14-15世纪 古代史 近代史 395年 476年 6世纪 罗马帝国分裂 西罗马灭亡,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继续发展 《查士丁尼法典》 基辅罗斯建立 新航路开辟 文艺复兴 中古时期(中世纪史) 古代世界 时空坐标 中世纪 (Middle Ages) (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 是西欧), 自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 期。它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 封建制 度占据统治地位。 【单元导言】在世界历史上,5—15 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它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拜占庭帝国一度繁荣,俄罗斯在反抗蒙古的斗争中逐渐崛起。 在亚洲,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日本大化改新后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后来幕府掌握了实权。 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 在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并成功维持了比较稳定的统治。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封君封臣制度,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教权高于王权,王权与教权相互结合巩固着封建统治,既结合又有矛盾;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早期议会出现;市民阶层壮大; 大庄园经济相对封闭独立;城市工商业经济繁荣,追求自治; 基督教成为欧洲的统治思想,控制欧洲文化教育和科学思想的传播;大学的兴起、教育与文化出现新气象 总体: 欧洲进入中世纪时代,黑暗中孕育光明,停滞中暗潮涌动; 阶段特征 1.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1)时间: (2)背景: 5———15世纪 日耳曼民族大迁移,西罗马帝国灭亡 材料1: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材料2:“当原住在中国北方的北匈奴被东汉王朝击败而举族西迁引起欧、亚民族的连锁型大移动时,日耳曼诸部落(也有斯拉夫人、匈奴人等)大规模南下的‘民族大迁移’浪潮也就涌动起来。”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3:“日耳曼人亦称条顿诸民族,系指使用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诸语言的任何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中,日耳曼人逐渐形成了若干分支,如法兰克人、撒克逊人、哥特人、阿勒曼人、苏维汇人、汪达尔人和伦巴德人等。”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一、西欧封建社会 (3)特点 ①政治:封君封臣制、初期王权较弱,教权与王权的斗争 ②经济: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自给自足、封闭割据 ③思想:教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垄断思想文化 材料5 日曼人夺取罗马人的土地,并把大片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亲兵和亲信,以及部分自由的日耳曼农民。由于频繁的战争和兵役的压迫,自由农民日益破产。国王为保证兵源,将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要求他们按照土地规模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