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1876

2026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讲义)(共105张PPT)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148884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6年,起源,105张,讲义,课件,国家
    (课件网) 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 :从中华文明起源 到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单元时空 纵览 原始社会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 长;中华原始文化多姿多彩。 (1)政治上: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社会。从三皇五帝到万邦时代,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 (2)经济上:由渔猎采集到原始农业兴起;从原始公有到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生产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种。 (3)文化上: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先后经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出现原始宗教、文化和图腾崇拜。 早期国家 (1)政治上: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从内外服制到宗法分封制,家国一体;世卿世禄,贵族政治。 (2)经济上:实行土地国有的井田制,集体劳动;工商食官,青铜铸造业发达。 (3)文化上:从“尊神事鬼”到“敬天保民”;重视礼乐教化,人文色彩浓厚;学在官府;出现成熟文字;青铜文化灿烂。 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 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奴隶社 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 春秋战国 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大变动的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1)政治上:礼崩乐坏,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改革变法;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地主阶级日益强大,士阶层活跃。 (2)经济上:铁犁牛耕,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逐渐形成;重农抑商政策兴起。 (3)文化上: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私学兴起,学术下移;文学体现人文精神和爱国主义。 (4)民族关系:华夏认同观念产生,民族交融加快。 阶段特征 横联 阶段特征 横联 ·上面时空轴线有哪几种历史阶段划分尺度?任选一个阶段,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提示 尺度:文明演进;生产力发展;社会形态变化。 阶段:新石器时代。认识:是原始社会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该时期人类使用磨制石器,生活从迁徙走向定居。后期逐渐产生私有制和阶级分化,进入阶级社会。 ·列举阶段特征中的历史概念:     ;     ;     ; _____ 提示 略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3年15考)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 (3年9考) 3.了解夏商周时期政治体制的变化。(选必·3年7考) 4.了解远古至夏商周时期经济与社会生活。(选必·3年5考) 课 程 标 准 核 心 要 点 1.文明起源: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文明产生的标志。 2.早期国家:夏商周国家治理、宗法制与分封制、夏商周土地制度及社会生产。 北京人 ·阅读教材,完成上面时空轴线中的方框填充。 ·写出时空轴线中长江流域的古代文化遗存:_____;_____;_____ 母系氏族社会 良渚文化 奴隶社会 西周 青铜时代 元谋人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时空轴线 二 突破关键能力 三 链接高考热点 四 课时精练 一 梳理必备知识 内容导航 梳理必备知识 整合教材 落实基础性 阅读教材第1课第一子目,了解石器时代的主要史实,掌握原始社会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1.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 (1)社会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     ,已经学会用火。 (2)文化遗存: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群居生活 知识点一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2.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 (1)社会生活: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     ,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     ,(选必2·第4课)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出现大量原始村落。(选必2·第10课) 原始农业 石器锄耕 (2)文化遗存 ①代表 黄河流域 仰韶文化(彩陶、粟),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选必2·第1课);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黑陶) 长江流域 河姆渡文化(水稻、养蚕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