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Ⅶ)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据考古发现、安阳殷墟商代中期慕葬中,中、高级贵族随葬成套优质铜明器,仅有小贵族随葬劣质铜明器,而晚期墓葬中,中小贵族的随葬物品则普遍存在劣质铜明器和仿铜陶礼器,但高级贵族始终随葬成套优质铜明器。这一变化表明( ) A.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B.贵族间的地位差距增大 C.宗法血缘关系走向瓦解 D.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显现 2.如表为汉初农民家庭的赋税负担状况表。这( ) 家庭粮食总收入(石) 赋税负担(石) 赋税支出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 田亩税 人头税 更赋 总计 100 3—4 <4 <6 约13 13% A.体现了“与民休息”的政策 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 C.彰显了“汉承秦制”的成效 D.推动了封建租佃关系的发展 3.在唐代公文流转过程中,官府收文一般包括登记、批办、受付、判案、执行、勾稽、抄目等环节。其中判案环节实行同职官四等连署制度,即每份文件要经过勾官、判官、通判官、长官共同签署,方能生效执行。由此可见,唐代( ) A.行政运行较为规范 B.监察机构相互制约 C.地方权力有所扩大 D.官僚体系日益完善 4.据记载,宋代“诗家不妨间用俗语,尤见工夫”,几成诗坛共识。散文也运用了口语体、后人称欧阳修与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文章好处:“只是平易说道理,初不曾使差异底字换却那寻常底字”,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 A.社会变革促进主流文学体裁更新 B.市井风情引领文人雅趣发生转移 C.商品经济发展助推文学观念变化 D.理学形成丰富儒家思想基本内涵 5.明清时期,宗族对于乡村公共事业的贡献举足轻重,除了兴办义学、捐赠学堂与书院,还会通过族产、族田等财产救济贫困乡民,或修建桥梁道路,或帮助乡民解早时之困、洪涝之灾。其做法( ) A.有助于基层社会治理 B.助推基层行政机构的调整 C.有利于巩固宗法制度 D.缘于优抚弱势群体的传统 6.1843年5月,山东巡抚梁宝常认为,其前任所选的战船式样,只利于内洋驾驶,不便于外海航行。主张在原有崛船基础上加以改进。1847年4月,江、浙选定的同安梭船被认为:“用之长江内洋,易于搁浅”,且“于闽浙两省均难配用”。这反映出当时( ) A.官员边防策略存在分歧 B.中央权力逐渐下移 C.西学东渐产生一定影响 D.国家主权意识萌生 7.如表为1879—1882年清政府设立电报线一览表。这反映了( ) 年份 电线名称 经过主要城市 1879 天津大沽线 大沽北塘海口———天津 1880 天津上海线 天津———江北———镇江———上海 1882 苏浙闽粤线 苏州———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台州———温州———福宁———福州———兴化———泉州潮州———惠州———广州 A.沿海地区战略地位不断提高 B.早期现代化的发展 C.中国邮政事业发展适逢良机 D.实业救国理念流行 8.1943年,淮北苏皖边区发布文件指出,“冬学运动是一个大规模的群众中的政治动员运动”。同年,在边区第五次教育行政会议上,边区领导人强调,“我们的基本任务便是:要继续提高根据地内广大人民的觉悟程度。”边区政府旨在( ) A.践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维护人民革命政权 C.提升普通百姓的文化水平 D.巩固全面抗战局面 9.1955年,中国从苏联进口额达到近11.2亿美元,约占当年中国外贸进口总额的65%。中国与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量也在不断增长,1957年约5.2亿美元,约占当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6.80%。这主要缘于( ) A.新型外交的开创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国际环境的改善 D.工业化战略的逐步实施 10.1979年,文化部下发文件,允许艺术院团进行改革探索。北京市京剧二团试行“演出承包经营责任制”,启动面向市场的探索之路,尝试突破传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