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综合素质评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2.铜在空气中锈蚀会生成铜锈[化学式为,铜锈加热分解后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 B. C. D. 3.下列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铁生锈后质量增大 B. 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小 C. 水结冰后质量不变 D. 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5.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称得装置总质量为,加热铜粉,冷却后称得装置总质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铜粉一定要过量 B. 实验过程中气球膨胀会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 C. 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 D. 反应生成的质量一定等于装置中铜粉和氧气的质量和 6.下列关于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 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 C. 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 7.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和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 该物质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 C. 该物质燃烧消耗氧气 D. 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某同学利用激光手电筒引燃红磷(如图所示)。下列图像中能够体现该实验过程中锥形瓶内物质质量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9.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合成甲醇(化学式)的新工艺,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前后原子、分子数目不变 D.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10.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 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6 2 14 35 反应后质量/ 待测 2 22 13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物质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待测数值是14 D. 反应中甲与丙变化的质量比为 11.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基本观念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结构观:因为和分子的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B. 守恒观:镁和氧气反应,一定生成氧化镁 C. 元素观: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 微粒观: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甲烷分子 12.1783年,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装置示意图如下。将水加热成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质量增加,拉瓦锡研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收集到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氢气 B. 铁元素在该反应后化合价升高 C. 实验中水蒸气减少的质量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 D. 该实验推翻了“水是单一元素物质”的观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我国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某种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后,再利用某种高效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1) 反应①、②使用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_ _ 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2) 反应①的能量转化形式中存在光能转化为_ _ _ _ _ _ ,生成的、的体积比约为_ _ _ _ _ _ 。 (3)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的化学式为_ _ _ _ _ _ _ _ 。 (4) 反应②生成的水全部循环利用,为使该过程持续发生,反应①需要不断补充水,其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14.(7分)某兴趣小组探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