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德州市九校联考2024-202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图是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脉络,它反映了人类社会早期文明() A.由自然地理环境决定B.相互交流中吸收融合 C各地区发展速度一致D呈现多元共生的特征 2.苏美尔人在圆筒上雕刻图案,在柔软湿润的黏土上轻轻滚动圆筒,就可以复制图案(下图),永久记录所有者的名字,由此圆简变成“印章”。任何有财产的人携带印章,滚压出相符的印记,就可以证明自己的权利。据此可知,此时的苏美尔地区() ①出现了贫富分化②发明了字母文字 ③进入了文明阶段④雕刻技术领先世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古希腊时期,有因人口增加、耕地有限而到海外寻找土地,也有因土地兼并破产失地而到海外另谋生路,还有因商业发展谋求原料和开辟市场以及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而被遣送出国等不同类型。这说明古希腊人的海外殖民活动旨在() A.解决城邦内部的困难日 B建立直接的民主政治 C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D扩大城邦制度的影响 4.公元2世纪,有人曾这样描述当时的罗马城“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反映出当时0 A.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 B罗马城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 C古罗马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D.古罗马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 5.马克垚在《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中指出“具有封上的贵族都有庄园法庭之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的制度。而国王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作者旨在说明 A.国王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利 B西欧封建制度下王权与教权并立 C庄园是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D封建主在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 6.中古时期的大学兴起于12世纪,它是由愿意学习的人们自由组织的。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古时期教育中“最美好的花朵”,这时最大的大学是巴黎大学,它是后来牛津、剑桥、布拉格、维也纳等诸所大学效法的榜样。中古后期大学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打破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B.古希腊罗马文化在西欧的复苏 C西欧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D阿拉伯文化在西欧的不断传播 7.有学者指出:“受翻译运动的影响,那些希腊语版本早已遗失的古希腊哲学和其他科学著作才得以成为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现代欧洲文明体系的形成,正是得益于这些来自沙漠的游牧人旺盛的好奇心和他们对古代文化的不懈学习与吸收。这一观点() A.指出了阿拉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B认为阿拉伯人引领了文化发展潮流 C意在揭示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D.强调阿拉伯人吸收融合古典文化的意义 8.唐燕乐传入日本后,经过平安朝的乐制改革,把它分为管弦与舞乐两种形式,其中舞乐以舞为主有器乐伴奏,而管弦则是单纯的器乐演奏,与唐燕乐已大为不同。日本乐书《体源抄》中亦记载了唐太平乐的类似情况:“古太平乐於唐土者,一百四十人等舞之,今於日本则不然,天安天皇时四十舞之,后三十人,今又不然。”:这一现象反映出() A.唐乐在日本渐趋本土化 B.中华文化圈正式形成 C日本重视保护本土文化共品商 D.中日间文化交流频繁 9.15-16世纪,位于安第斯山峡谷中的古都库斯科城在每年6月的印蒂赖米节都会万人空巷,人们聚集到中央广场上参加宗教庆典。太阳刚一露脸,全场便欢声动鼓号齐鸣,全副武装的国王带领民众面向太阳顶礼膜拜。据此可知() A.中美洲玛雅人盛行太阳神崇拜 B.古代印加人具有灿烂的文明 C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D阿克苏姆王国成为地区强国 10.研究表明,中世纪后期的香料贸易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