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4073

10阿长与《山海经》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561363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阿长,山海经,课件,3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整体感知 阿长与《山海经》 中心人物 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是全文的核心内容。 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山海经》是一本怎么样的书?这两者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 新课导入 (她) 《<二十四孝图>》:阿长看一下图画便能讲出大段故事。 《五猖会》:长妈妈在一旁默默静候背书的“我”。 《狗·猫·鼠》:长妈妈一脚踩死了“我”心爱的隐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长妈妈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 《山海经》是我国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而早已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 到底是一本什么书? 《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的相柳,长着九个脑袋,人面蛇身。它所经过的地方会变成沼泽和溪流。 据《山海经》记载:九尾狐住在青丘国,有四只脚和九只尾巴,声音像婴儿,能吃人。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的夔(kuí),样子像牛,身子青苍色,头上没有角,只有一条腿,声音如同雷鸣。 瞿如(qú rú)是中国传说中的怪鸟。出自《山海经·南山经》。人面鸟身,长着白色的脑袋,三只脚,鸣叫起来,如同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写作背景 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即“三·一八惨案”,鲁迅写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怒批北洋政府,结果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因受守旧势力的排挤,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散文)。此文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字音字形 搁( ) 掷( ) 脐( ) 憎恶( ) 菩萨( ) 竹竿( ) 烦琐( ) 土匪( ) 辫子( ) 胸脯( ) 诘问( ) 疮疤( ) 哀悼( ) 茉莉( ) 书斋( ) 霹雳( ) 粗拙( )震悚( )守寡( ) gē qí pú sà gān fěi biàn zi mò lì zhì pī lì zēng suǒ pú chuāng jié dào zhāi zhuō zhèn sǒng guǎ ( ) ( ) ( ) 多音字 ( ) ( ) ( ) 帖 ( ) ( ) 折 脯 辟 ( ) ( ) ( ) tiē tiě tiè shé zhē zhé pú fǔ bì pì pī 妥帖 请帖 字帖 胸脯 果脯 折本 折腾 折断 复辟 辟谣 辟头 【震悚】 【渴慕】 【面如土色】 【情有可原】 【疏懒】 【惶急】 【诘问】 词语解释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渴慕】非常思慕。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情有可原】在情理上有可以被原谅的地方。 【疏懒】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 【惶急】恐惧着急。 【诘问】追问;责问。 第一部分(1—2): 介绍阿长的身份和称呼由来。 第二部分(3—18): 叙写阿长的日常事件。 听名家范读,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 第三部分(19-31): 记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的前后经过。 个人简历 照片: 姓 名: 近期,三味书屋向居民志愿者,阿长有意报名参加,请你帮她制作一份个人简历参选。 职业意向: 年 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