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6759

2.1.2 键参数 课件 (共15张PPT)

日期:2025-05-15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0191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1.2,参数,课件,1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共价键 第1课时 键参数———键长、键能、键角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键参数1 ——— 键能 1、概念:气态分子中 1 mol 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 2、单位:kJ mol-1 3、意义: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由此形成的分子越稳定。 键能 【补充说明】 通常是298.15 K(25 ℃)、101 kPa条件下的标准值, 可通过实验测定,更多的却是推算获得的,键能数据是平均值。 键能 键 键能 H-F 568 H-Cl 431.8 H-Br 366 H-I 298.7 C-C 347.7 C=C 615 C≡C 812 C-O 351 C=O 745 N-N 193 N=N 418 N≡N 946 观察下表,并找出键能数据中存在的规律 思考1 ①、原子半径越长、键能越小 ②、相同原子成键时,键能:单键<双键<三键 ③、双键键能并不是单键的两倍 (原因:σ键 和 π键 键能不相等) 原因: 通常情况:σ键> π键; N与N之间:σ键< π键 ④、通常情况下,双键键能 < 单键的两倍 N原子特殊:N=N > N-N的两倍 键能 键能的 应用 定量衡量共价键强弱 判断分子的稳定性 估算化学反应热效应 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 一般来说,结构相似的分子, 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键能 【例1】正误判断 (1)N—H的键能是很多分子中的N—H的键能的平均值( ) (2)O—H的键能是指在298.15 K、101 kPa下,气态分子中1 mol O—H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 ) (3)C=C的键能等于C—C的键能的2倍( ) (4)σ键一定比π键牢固( ) √ √ × × 小于 不一定 键能 【例2】某些化学键的键能(kJ·mol-1)如下表所示。 (1)1 mol H2在2 mol Cl2中燃烧,放出热量_____ kJ。 184.9 化学键 H—H Cl—Cl Br—Br I—I H—Cl H—Br H—I 键能 436 242.7 193 151 431.8 363 297 (2)在一定条件下,1 mol H2与足量的Cl2、Br2、I2分别反应,放出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填字母)。 a.Cl2>Br2>I2 b.I2>Br2>Cl2 c.Br2>I2>Cl2 预测1 mol H2在足量F2中燃烧比在Cl2中燃烧放热____(填“多”或“少”)。 a 多 键长 键参数2 ——— 键长 1、概念:简单地说,键长是构成化学键的两个原子的核间距。 2、单位:pm(1 pm=10-12 m) 键 键长/pm 键能 F-F 141 157 Cl-Cl 198 242.7 Br-Br 228 193.7 I-I 267 152.7 C-C 154 347.7 C=C 133 615 C≡C 120 812 键长数据中存在哪些规律 思考2 ①、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小 ②、相同原子成键时,键长:单键>双键>三键 ③、键长越短, 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 分子越稳定 F原子特殊: F半径很小,因此F-F的键长短,因此F-F键中由于原子核间距过小,彼此斥力大,影响键能 共价键稳定性强弱 判断方法 原子半径越小 共用电子对数越多 共价键越牢固 键能越大 共价键越牢固 共价键越牢固 键长越短 键长 根据原子半径和 共用电子对数目判断 根据键能判断 根据键长判断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键长 B、键长:N—H>P—H C、H-Cl的键能为431.8 kJ·mol-1,H-Br的键能为366 kJ·mol-1,这可以说明HCl比HBr分子稳定 D、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 C 键能越大,越不易分解 键能越大,含有该键的物质越稳定 半径越大,键长越长,原子半径:P>N 核间距 键长 键角 1、概念:两个相邻共价键之间的夹角称为键角。 2、意义:键角可反映分子的立体构型,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可进一步帮助我们判断分子的极性。 3、常见分子的键角 键参数3 ——— 键角 H2O : 105° V形(角形) NH3 : 107° 三角锥形 CO2: 180° 直线形 CH4 : 109°28′ 正四面体形 【课堂拓展】防晒霜的防晒原理 波长为 300 nm 的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 399 kJ mol-1,这一能量比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