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2025届高中毕业班4月份适应性测试 历史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鲁国的政治文化面貌深受周王朝影响,即“周礼尽在鲁矣”。而与之毗邻的齐国在 发展中则选择充分吸收东夷地区的文化,“因其俗,简其礼”。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国家实力 C.建国路径 D.宗法观念 2.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后第二次出巡,途中秦始皇登上了泰山,并在东海琅哪台一带留下石 刻:“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据此可知,秦始皇出巡的主要目的在于 A.增强政治文化认同 B.摆脱传统政治束缚 C.消除关东敌对情绪 D.考察边疆军政事务 3.唐朝时期,首都长安始终处在缺粮的威胁下,供天子六宫之膳的太仓储粮不及十日。江准米不 至时,“六军脱巾于道上忧之”。唐德宗时江淮米至,德宗亲自走告太子:“米已至陕,吾父 子得生矣,置酒相庆。”由此可知,唐代 A.中央与藩镇矛盾尖锐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大运河地位日益重要 D.北方农业生产衰退 4.北宋中期,时人喜论“班马异同”,崇尚《汉书》而贬抑《史记》。苏辙指责司马迁“不务本 《诗》《书》《春秋》,而以世俗杂说乱之”;苏轼也说“司马迁有大罪二,其一先黄老而后 六经;其二论商鞅、桑弘羊之功也”。这一社会风气反映了 A.士人地位有所提升 B.变法运动阻力较大 C.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D.宋代史学蓬勃发展 5,清代将政区按照“冲”“繁”“疲”“雅”四字区分为“最要”“要”“中”“简”不同类型, 治理难度最大的州县由督抚拣选有经验者调补,治理较易之州县由吏部从初任中拣选。此举有 助于 A.扩大基层治理职权 B.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C.提升官员行政效率 D.优化官僚资源配置 6.鸦片战争以后,清朝的政体官制随易新名,从“五口通商大臣”到“南洋通商大臣”,从“三 口通商大臣”到“北洋通商大臣”,“通商大臣”的职分特重,“中外系望,声出政府上,政 府亦倚以为重。其所经画,皆防海交邻大计”。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中国与世界对接的主动调适 B.宗藩关系逐渐解体 C.清政府被动接受到自觉商战 D.地方治理效能提升 广西2025届高中毕业班4月份适应性测试历史第1页共6页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