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7305

6.文学文化常识-【2025高频考点】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全国版)(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1701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二轮,答案,全国,专题,复习,语文
  • cover
3.文学文化常识-【2025高频考点】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全国版)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宜同学想了解鲁迅的童年,语文老师推荐他阅读散文集《朝花夕拾》。 B.一阵春雨后,山上的翠竹挂满了水珠,如出汗一般,小兴高兴地说道:“这是汗青。” C.小宜想了解唐朝时期的散文的特点,就去书店买了柳宗元的《永州八记》。 D.小兴特别喜欢宋词中婉转和谐、圆润清丽的婉约派词,就去书店买了李清照的词集。 2.下面的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A.校报征稿启事:“恳请同学们踊跃投稿,务必在截止日期前交稿!” B.给老师的请假条:“王老师,我因病无法到校,特此通知您。” C.社区公告:“请居民们勿在楼道堆放杂物,违者罚款,后果自负!” D.辩论赛发言:“对方辩友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我方认为……”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孟子,名轲,字子舆,与孔子并称“孔孟”,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C.表是古代向帝王举贤荐能的一种文体。《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表。 D.《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是十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小说中的“变色龙”是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 4.小语准备参加学校组织的“爱这片土地,爱中华文化”为主题的比赛,他搜集到了一些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如“文忠”和“文正”分别是欧阳修和范仲淹的谥号,是后人对他们的褒扬。 B.“社稷”一词中,“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后来“社稷”成为古代中国的国家象征。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的“社稷”就是指“国家”。 C.“冠”是古代贵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古时男子十八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十八。 D.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殿试第一、二、三名分别叫做状元、榜眼、探花,也称殿试前三名为三甲。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代表作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记承天寺夜游》等。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除涉世家》《周亚夫军细柳》均选自《史记》。 C.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D.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送东阳马生序》是他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D.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7.下面对名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塑造了一大批以梁山好汉为主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用的是古代白话,堪称中国白话文学的里程碑。 B.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创作前期,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太阳”和“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C.《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以简洁舒缓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