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7824

2025届内蒙古自治区(含通辽市)高三下学期统一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29667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届,二模,图片,试题,历史,学期
  • cover
高三历史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内蒙古赤峰市的兴隆注遗址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玉器与陶器。其中,玉器制作工艺精巧,类型 涵盖玉玦、玉斧等;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器形包含筒形罐、钵等。此外,房址为半地穴式且排列 规整有序。下列关于兴隆注文化解读正确的是 A.手工业生产呈现规模化 B.贫富分化现象日益严重 C.早期国家形态已经成熟 D.先民已经过上定居生活 2.下图所示为公元前119年汉武帝铸造的白金三品,左一为圆形龙币,一枚值3000枚铜钱;中 间是方形马币,一枚值500枚铜钱;右一为椭圆形龟币,一枚值300枚铜钱。史载:“盗铸诸金 钱罪皆死,而吏民之盗铸白金者不可胜数。”据此可推知,白金三品的铸行 龙币 马币 龟币 A.影响了原有经济秩序 B.引发了货币体系混乱 C.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D.导致了法制益发严苛 3.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文献超五万件,其中约90%为佛教典籍,另有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宗 教经典,以及大量官府文书、文学作品等。此外,敦煌西北烽燧遗址中发现用丝绸包裹粟特文 信札。这可用于佐证 ①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②敦煌是古代中国宗教文化中心 ③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 ④佛教对中国文化有较大影响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王安石推行保甲法,规定凡家有两丁以上,皆出一人为保丁(民兵),在保长督催下进行军训, 夜间轮差巡逻。至熙宁九年(1076年),全国“民兵”已达693万余人。然而,保甲法在当时被 视为破坏“祖治”的行为,遭到权贵反对,最终破产。这里的“祖治”指的是 【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 A崇文抑武的治国策略 B.实行募兵的军事制度 C.重农抑商的经济方针 D.采用邻保的治安体制 5.明中叶以后,“良民”与“贱民”之间的差别逐渐模糊,一些地位低下之人可以通过多方运作脱 籍为良,甚至跻身缗绅之列。此外,不分良贱,纳银四十两即得冠带,称义官。这些现象的出 现源于 A.选官制度的完善 B.白银货币化普及 C.社会观念的开放 D.商品经济的发展 6.1911年5月,清政府军谘府再次提出遣派军谘使管理各省负责练兵事务的督练公所的计划。 云贵总督李经羲首先反对,称若军谘使不受督抚节制,就请一律裁撤督抚。陕甘总督长庚、陕 西巡抚恩寿等也联合抵制这一计划。这反映出清政府当时 A.内忧外患局面加剧 B.中央集权体制削弱 C.中央权力逐渐下移 D.官僚体制腐朽不堪 7.1928年11月1日,在上海举行了盛大的国货展览会开幕式,展览会持续到1929年1月3日 闭幕。下图所示为当时广为传唱的《国货展览会歌》。据此可得出的准确结论是,当时 兴起,兴起,中华民族快兴起!中华物产本富有,国货不比洋货低。趁这次展览好时机,快些来研究 和设计。人人立志用国货,洋货怎能攘权利。努力,努力,愿国货兴起! A.实业救国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B.民族企业呈现繁荣发展态势 C.国货运动激发民众爱国诉求 D.民国政府着力振兴民族经济 8.下表所示为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关于妇女工作的文件(部分)。这些文件的颁布 时间 文件名称 内容 1930年 《中国共产党告全国劳动 要根本解决你们(妇女)的一切痛苦,就必须根本驱逐一切帝国 妇女书》 主义,推翻国民党的统治,根本消灭军阀战争 1937年 《妇女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