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诗歌鉴赏-【2025高频考点】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浙江版)含答案解析 诗歌内容 晓发 【唐】贺知章 江皋①闻曙钟,轻枻②理还舼③。 (A)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注】①江皋(gāo):江岸,江边。②枻(yì):船舷或船桨。③舼(qióng):指一种小船。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B)照日秋云迥①,浮天渤澥②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注】①迥:远。②渤澥:指渤海。这里指钱塘江外的东海。 情感理解 1.同为描写钱塘江的风光,两位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析。 推荐语撰写 2.你想借诗文宣传钱塘江的美丽风光,请从A联或B联中选择合适的一联,向浙江省文旅部门推荐,并阐述理由。 根据要求答题。 分类 经典诗句 意象 家园之思 (1)_____,(2)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 (3)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雁 恋人之思 (4)_____,(5)_____。(李商隐《无题》) 春蚕,蜡烛 别友之思 (6)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雪 往昔之思 杏花疏影里,(7)___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哥阁,忆洛中旧游》) 杏花 故土之思 何处望神州?(8)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神州 备选: 清平乐·别来春半 [五代]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注】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灭南汉,李煜去唐国号,改称“江南国主”。是年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被扣留在汴京。974年,李煜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 3.根据要求,完成古诗词名句梳理。 4.编辑部准备将《清平乐·别来春半》放入素材集,请你从这首词中的某一个意象入手,赏析词人之思。 我选择 意象,赏析: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鹭鸶 [唐]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 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晚风。 5.除了外形,诗人还写到了有关“鹭鸶”的哪些内容?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 6.关于“诗歌末句描写飘落的‘梨花’有何妙处”的问题,同学们进行了激烈讨论,请你帮助补充完整。 小夏:我觉得这句诗中飘落的“梨花”既暗示了春季,又表达了作者的伤春之情。 小秋:我觉得作者写“梨花”传达的不是伤春之情,而是 。 小冬:我同意小秋的观点,从写法上,我还发现, 。 7.阅读回答问题。 (1)以下诗句都表达了思乡之情,请你补充一则。 ①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④ , 。(诗句出处不作要求,连续写两句。) (2)以下是组员汇总的“思乡”类诗文常用意象,此类诗歌意象有什么特点?你可以从事物的形、色、神、情等角度,选择其一进行梳理探究,阐述你的研究发现。 明月、舟、书信、鸿雁、柳树、夕阳、浮云、梧桐、杜鹃、猿啼、沙鸥、西楼、高楼、小楼、寒山、烟、暝色、宿鸟、夜雨、露、寒蝉、浮萍、孤蓬、笛(芦管)、乌鸦、秋风、秋霜、衰草、人家、莼羹鲈脍…… 示例:子规,叫声凄切哀伤,有“杜鹃啼血”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莼羹鲈脍”典出《晋书 张翰传》。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由此我发现,“思乡”类诗歌选择的意象有些出自典故传说,契合表达的情感。 我的发现: 8.【改编微剧】 同学们拟将唐诗《长安遇冯著》改编为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