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8413

11.1 法不可违 课件(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34315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1,--2024-2025,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 11.1 法不可违 该学生划伤车和车主乱停车都属于违法行为。它们属于同一类违法吗? 准大学生看不惯乱停车,划伤轿车六辆 违法行为就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 的行为。 新课导入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社会主义法律,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道德修养: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争创合格公民。 3、健全人格: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人生观念。 4、责任意识: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行为。 自学指导一 阅读课本P93—95,大字精读,小字泛读,思考以下问题,并找出答案: 1、法律的重要性 P94 2、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重点)P94 3、三种违法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联系和区别) 结合材料,思考法律有何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七十五条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第一百二十七条 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 第七十二条规定,或者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违反本法。 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第七十六条、第七十七条、第八十条规定的,由公安、网信、电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和旅游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四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①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为人们是否实施某种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 ②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1、法律的重要性 P94 分类:(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2)根据危害和情节的轻重,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2、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重点)P94 案例一 高某过马路时,突然被一只没拴绳的小狗咬伤小腿。随后,小狗的主人程某赶来将狗带走。高某要求程某赔偿医疗费,程某则认为小狗乱跑不是自已的责任。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程某作为饲养人,未尽到管理责任,应赔偿高某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 思考:在该案件中,程某的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条: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违反的法律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所属违法类别 民事法律规范 《民法典》 民事责任(赔偿) 民事违法行为 双方签订合约后,卖方收款后只发了一半货物 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将照片展出,招揽客人 民事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责任 危害 程度 典型案例 民事违法 行为 民事法律规范 (《民法典》、《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 民事法律责任 (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欠债不还、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 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一般违法行为 何某和蔡某一时兴起、拿起石头砸坏了路边自动贩卖机的玻璃门。并窃取了贩卖机中的十余袋零食。随后,公安机关根据监控录像将二人抓获,二人均被处以行政拘留和罚款三百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