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教 学 课 件 1.2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实验思路 物理量的测量 数据分析 这里输入标题 01 02 03 04 目录 CONTENTS 实验思路 PART 1 分子十分微小。以水为例,一个直径为10-3 mm左右的水珠,它的大小与细菌差不多,用肉眼无法观察,就是在这样小的水珠里,分子的个数竟比地球上人口的总数还多上好几倍! 那么,通过什么途径可以知道分子的大小呢 实验思路 油酸分子 把滴在水面上的油酸层当作单分子油膜层 水 油酸分子 d 油分子一个个紧挨着整齐排列,认为油膜的厚度就是分子的直径。 ①模型化 ②理想化 ③估算 1. 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2. 学会间接测量微观量的方法 一、实验目的 1. 理想化:认为在水面上形成的油酸薄膜是由单层的油酸分子组成的 2. 模型化:把油酸分子简化为球形 3. 估算:认为油膜的厚度就是油酸分子的直径 二、实验原理 一、实验思路 实验中,为了使油酸充分展开,获得一块单分子油膜,我们需要将油酸在酒精中稀释后再滴入水中。这样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溶液中的酒精将溶于水并很快挥发,从而获得纯油酸形成的油膜。 配制好的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浅盘、水、爽身粉(痱子粉或细石膏粉)、注射器、烧杯、带有坐标方格的玻璃板、彩笔。 三、实验器材 物理量的测量 PART 2 1.测量1滴溶液纯油酸的体积V: 二、物理量的测量 2.测量油膜面积S ①.将痱子粉或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1滴油酸酒精溶液,油酸立即在水面上散开,形成一块薄膜,薄膜上没有痱子粉,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轮廓。 ②.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将油酸膜的形状用彩笔画在玻璃板上。 ③.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S(求面积时以坐标纸上边长为1cm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 描绘出油膜轮廓后,数出轮廓范围内正方形的个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油膜面积等于小正方形面积乘以正方形个数。 算作一个正方形 算作一个正方形 舍去 (简记)测量1滴油酸酒精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S ① 撒爽身粉 ② 滴1滴油酸酒精溶液 ③ 放上玻璃板,等液面稳定 ④ 画出轮廓 ⑤ 放坐标纸,数格子 假设每个格子边长是a,如果数得n个格子: s=na 2 数据分析 PART 3 水 油酸分子 d d 单分子油酸的直径 V 一滴油酸分子的体积 S 一滴油酸分子的面积 1.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尽管所用的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不同,测出的结果也有差异,但数量级是一致的。除了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外,多数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 m。 三、数据分析 2.几个数据处理 ①.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浓度比: ②.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平均体积: ③.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所含纯油酸的体积: 3.误差分析 ①.油酸酒精溶液配制后长时间放置,酒精的挥发会导致溶液的浓度改变,从而给实验带来较大的误差。 ②.利用量筒测量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时,没有使用正确的观察方法而产生误差。 ③.油滴的体积过大,同时水面面积过小,不能形成单分子油膜。 ④.描绘油膜形状的画线误差。 ⑤.利用小正方形个数计算轮廓的面积时,轮廓的不规则性容易带来误差。 ⑥.不考虑油酸分子的空隙,计算分子直径的误差。 4.注意事项 ①.实验前,必须将所有的实验用具擦洗干净;实验时,吸取油膜、酒精和溶液的移液管要分别专用,不能混用,否则会增大误差,影响实验结果. ②.待测油酸面扩散后又收缩,要在稳定后再画轮廓,扩散后又收缩有两个原因:一是水面受油酸液滴的冲击凹陷 后又恢复;二是酒精挥发后液面收缩。 ③.本实验只要求估算分子大小,实验结果的数量级符合要求即可。 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