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8692

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第4章 我们生活的大地知识点(含答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6次 大小:14555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2024,科学,七下,4章,我们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章 我们生活的大地 4.1探索地球表面 知识点一 地球的结构 1.岩石圈:地球表面由岩石构成,它和地幔顶部岩石共同组成岩石圈,并非仅指地壳。 2.地球的外部圈层: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最活跃的圈层)。 3.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知识点二 地形和地形图 1.地形与地势 (1)地形:指地表的形态。 (2)地势:指地表形态高低起伏的态势。 (3)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 2.陆地地形的类型 (1)平原:指海拔一般在 200m 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一片广阔区域。 (2)丘陵:指海拔一般在 200 - 500m,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 200m,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 (3)山地:指海拔在 500m 以上且相对高度超过 200m 的高地,地势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4)盆地:指四周高,中间低平的区域。 (5)高原:指海拔一般在 500m 以上,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 3.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特点 ①等高线都是闭合的。 ②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 ③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海拔,单位为米。 ④一般情况下,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等。 ⑤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⑥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除峭壁(陡崖)外,表示不同海拔的等高线不相交。 (2)等高线地形图中不同山体部位的表示 ①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常用 “▲” 表示。 ②鞍部:两侧的山脊、山谷等 高线近似对称,是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 ③峭壁(陡崖):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峭壁处适合开展攀岩运动。 ④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⑤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山谷处常形成河流。 知识点三 地形的变化 1. 地壳变动 (1)水平运动:水平岩层在内部的力作用下,或发生弯曲,或引发断裂,这是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重要原因。 (2)升降运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隆起或凹陷,地壳的这种升降运动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2.地形变化的原因: (1)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表现为地壳变动、火山、地震等。 (2)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往往是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对地形的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3)不同地区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①流水作用包括侵蚀、搬运、沉积。 ②风力作用。风蚀作用形成风蚀城堡、风蚀蘑菇;风积作用形成沙丘、沙漠。 ③冰川作用。冰川作用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4.2土壤的结构和质地 知识点一 土壤的形成 土壤层的形成:风化的岩石碎屑慢慢发育成土壤层。土壤可被粗略地分为表层、淀积层和母质层 。 知识点二 土壤的成分 土壤中有气体、水分、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以及人工施用的有机肥 )、无机盐、生物。 知识点三 土壤的结构 1.土壤结构可分为块状、柱状、片状、团粒状等各种结构。 2.土壤团粒结构:团粒结构疏松多孔,使土壤既能保水又能透水,并且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温作用,有利于作物根系的伸展以及对养分的积蓄和供应。 3.土壤颗粒的分类:矿物质颗粒分为砂粒、粉砂粒、黏粒。砂粒粗糙有粒感,砂粒之间的空隙较大,通气、透水性能强,保水性能差;粉砂粒性质介于砂粒与黏粒之间;黏粒光滑而柔软,黏粒之间的空隙很小,通气、透水性能差,保水性能强。 4.土壤的分类: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 知识点四 土壤的质地 1.不同类型土壤的质地: (1)砂土类土壤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质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