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89576

第三章 机械波 章末核心素养提升(课件 学案,共2份)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12906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2份,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
    章末核心素养提升 机械波 题型一 波的形成实例 1.几万群众进行“人浪”游戏。从看台A区到B区的观众依次做“起立———举起双臂———坐下”的动作,呈现类似波浪的效果。下列关于“人浪”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浪”从看台A区传到B区时,很多观众也从看台A区跑到B区 B.“人浪”从看台A区传到B区的速度由观众从看台A区跑到看台B区的速度决定 C.观众“起立———举起双臂———坐下”的动作越频繁,“人浪”传播的速度一定越快 D.“人浪”的传播是观众动作形式的传播 题型二 波的特有现象的实例 2.钢琴的“中央C”即为C调do,频率约为261.2 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边做仰卧起坐一边听,由于多普勒效应,琴发出的音调会有变化 B.当障碍物尺寸接近波长或小于波长时,才能发生衍射现象 C.隔着门缝听到琴声,是由于衍射现象造成的 D.假如琴边古筝也有一根调到C调do的弦,由于构造不同,它们无法发生共振 题型三 应用多普勒效应估测车辆的车速 3.公路巡警开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0 km/h的恒定速度巡查,在同一车道上巡警车向前方的一辆轿车发出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如果该电磁波被那辆轿车反射回来时,巡警车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比发出时低,说明那辆轿车的车速(  ) A.高于100 km/h B.低于100 km/h C.等于100 km/h D.无法确定 题型四 干涉原理的应用 4.(粤教版教材P82节练习5)如图所示为某一报告厅主席台的平面图,AB是讲台,S1、S2是与讲台上话筒等高的喇叭,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和尺寸如图所示。报告者的声音放大后经喇叭传回话筒再次放大时可能会产生啸叫。为了避免啸叫,话筒最好摆放在讲台上适当的位置,在这些位置上两个喇叭传来的声音因干涉而相消。已知空气中声速为340 m/s,若报告人声音的频率为136 Hz,问:讲台上这样的位置有多少处?                                                                                                                                                                                                                   章末核心素养提升 知识网络构建 介质 波源 介质 振动形式 能量 信息 横波 纵波 波源 介质 λf 振动形式 平衡 偏离 位移 时间 各质点的平衡位置 绕过障碍物 相差不多 更小 矢量和 频率 相位差 振动方向 加强 减弱 相对运动 核心素养提升 1.D [当“人浪”从看台A区传到B区时,观众只在各自的座位上“起立———举起双臂———坐下”,并不向前移动,所以并不是观众从看台A区跑到B区,A、B错误;“人浪”传播的速度与观众“起立———举起双臂———坐下”的动作快慢没有必然联系,C错误;观众的动作相当于质点的振动形式,“人浪”相当于横波,“人浪”的传播是观众动作形式的传播,D正确。] 2.C [因接收者和波源的总体位置不变,因此听到琴发出的音调不变,故A错误;当障碍物尺寸接近波长或小于波长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B错误; 隔着门缝听到琴声,是由于衍射现象造成的,故C正确;若古筝也有一根调到C调do的弦,则两者频率相同,可以发生共振,故D错误。] 3.A [因为巡警车(观察者)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比发出时低,由多普勒效应知巡警车与轿车在相互远离,而巡警车车速恒定又在后面,可判定轿车车速比巡警车车速大,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4.4处 解析 频率f=136 Hz的声波的波长是λ==2.5 m 式中v=340 m/s是空气中的声速。 如图所示,O是AB的中点,P是OB上任一点。 设S-S=k·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