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1101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新趋势新题型05 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福建专用)(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560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文言文,答案,专用,福建,练习,专项
  • cover
统编版语文小升初新趋势新题型05 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福建专用)(含答案解析) 文言文阅读。 塞翁失马 近塞①上之人有善术②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③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④而折其髀⑤。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注释】①塞:边界险要之处。②术: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③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④堕:掉下来,坠落。⑤髀(bì):大腿。 1.联系上下文,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善术者(擅长) B.马无故亡而入胡(死亡) C.居数月(经过) D.其子好骑(喜欢)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3.仔细阅读下列句子,与《塞翁失马》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A.祸与福同门,利与害为邻。 B.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4.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阅读小古文《铁杵成针》,完成下列小题。 铁杵①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②,弃去③。过是④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⑤,还卒⑥业。 (选自祝穆《方舆胜览·眉州》) 注释:①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②成:完成。③去:离开。④是:这。⑤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⑥卒:完成。 5.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逢/老媪方/磨铁杵 B.逢老/媪方/磨铁杵 C.逢/老媪/方/磨铁杵 D.逢老媪/方磨/铁杵 6.“之”在古文中常常指代前文提到的某个事物。下列对“之”的指代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老妇人) B.茶生山中,仲春发芽。采而焙之。(茶叶) C.子由疾,则父母忧之。(疾病) D.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藕) 7.认真阅读注释,翻译句子“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8.这个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阅读文言文《孟母戒子》,完成下列各题。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织。孟子辍然②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③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④其织,以此戒⑤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①诵:背诵②辍(chuò) 然:突然间停止的样子,辍:突然③喧:因分心而忘记④裂:割断⑤戒:告诫 9.下列关于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 B.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 C.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 D.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 10.“其母引刀裂其织”中“其母”的“其”指(谁) 。 11.“其母方织”的“方”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方才 B.准备 C.正在 D.打算 1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晚辈要善于接受长辈的教导。 B.学习要全神贯注,才能学有所成。 C.学习不应当因环境嘈杂而分散注意力。 D.学习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方法。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田忌赛马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①,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②。及临盾③,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释:①[驰逐]赛马。②[射千金]赌注为千两金子。③[临质]临场比赛。 13.“马有上、中、下辈”中的“辈”指的是( ) A.马的年龄 B.马的样子 C.马的等级 D.马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