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一 轮 复 习 教师寄语:心若有所向往,何惧道阻且长! 新教材(统编版)高三政治 第17课《法治中国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要求 法治国家 第一框题 第二框题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第三框题 目标 主体 基础 一体推进,共同建设 整体感知 法治建设 法治国家 法治国家 知识体系 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国家的内涵 建设法治国家 内涵: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 要求: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坚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措施:推进宪法实施/建立完备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意义:对微观+对宏观 法治国家 (目标) 法治政府(主体) 法治社会 (基础) 法治政府的内涵 建设法治政府 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 要求:国家层面+政府层面 具体措施:执行+制度+决策+监督 意义:对政府+对政民关系 法治社会的内涵 建设法治社会 内涵: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 具体内容:法治意识/法律实施/实施效果 措施: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意义: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内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下法治建设的使命任务,要以全面依法治国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积法治之势、赋制度之能。 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支撑与目标问题,即全面依法治国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必须用法治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制度依据,在现行宪法基础上,要充分利用立法活动规避潜在风险、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强调执法主体作用,法治政府建设是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强调司法防线,必须不断深化司法机关的保障作用,贯彻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强调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 请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实践要求。(12分) 情境探究一 ①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筑牢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思想根基(或者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主体)。 ②坚持依法治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充实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规范依据,建设法治国家。 ③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严格执法,紧扣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④严格公正司法,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强化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司法保障。 ⑤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推动全民守法,夯实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第①点3分,剩余的4点答出任意3点得9分) 1.内涵: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2.基本特征: (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法治的根本原则 ①从地位上看: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②从内容上看: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意愿,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 (2)坚持良法之治———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考点一、法治国家 原因 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