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测试卷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考试范围:第五单元、第六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绿叶海蜗牛是一种极为有趣的生物,这种动物一生只进食一次海藻,便可将海藻中的叶绿体吸入自己的细胞内,使体内充满叶绿体并能进行光合作用,从此便可终生不再进食。绿叶海蜗牛属于什么动物类群 ( ) 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 2.我国某地流传的“骨笛”是用一种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制成的乐器。下列动物的骨最适合用来制作“骨笛”的是 ( ) A.草鱼 B.东北虎 C.鹤 D.蛇 3.下列动物个体与其特征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鳄鱼———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产有坚韧卵壳的卵 B.蝙蝠———前肢变成翼,体温恒定,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C.涡虫———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D.蛔虫———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4.自然界中的动物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千差万别。有关下列四种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丁是变温动物 B.乙的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C.丙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 D.将甲、丙、丁分为一类的主要依据是体内有脊柱 5.下列动物类群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 A.腔肠动物———身体由三层细胞组成,呈辐射对称,如水螅、水母等 B.节肢动物———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如虾、蟹等 C.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运动,如蚯蚓、钩虫等 D.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如鱿鱼、墨鱼等 6.下列有关动物的行为及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山雀因偶然打开奶瓶盖而喝到牛奶,属于学习行为 B.培育转基因奶牛生产能治病的牛奶属于仿生 C.把母鸡正在孵的鸡蛋换成鸭蛋,它仍会继续孵卵,该行为是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D.某些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的行为,属于社会行为 7.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划分,都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说明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D.“老鼠打洞”这种动物行为是老鼠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 8.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下图是关节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B.②内含有滑液,由③和⑤共同围成 C.骨绕关节活动离不开肌肉细胞的能量转换 D.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9.在做“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探究实验时,某生物学小组选取了3只经饥饿处理的小鼠,让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别走相同的迷宫,测得如下数据: 小鼠 所用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①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09秒 ②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③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7秒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学习行为 B.小鼠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C.小鼠②不经过“尝试与错误”就能吃到食物 D.小鼠③“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可能多些 10.在利用酵母菌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了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图中P、Q、R三条曲线依次代表 ( ) A.氧气、酒精、二氧化碳 B.氧气、二氧化碳、酒精 C.二氧化碳、酒精、氧气 D.二氧化碳、氧气、酒精 11.提到细菌和真菌,人们往往只会想到它们的危害,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也是有益的。下列有关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制作泡菜的坛子要加水密封、隔绝空气,这是为了抑制乳酸菌的繁殖 B.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细菌或真菌可能是不同的种类 C.将新鲜蔬菜放在冰箱里冷藏,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