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3741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112392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2025,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古代 1500年 1900年 古代交通 近代交通 现代交通 人力、畜力、自然力 蒸汽动力 内燃机 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天然道路 人工道路、运河 区域海运 开辟全球航路 国际运河 铁路、轮船 海陆空全面发展 全球化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天地交而万物通,交通成和而万物生。” ———《易经》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程标准 了解古代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 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 交通含义:指人、物和信息在两地之间的往来、传递和输送,包括运输和通信两个方面。狭义的交通专指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三产业。运输有铁路、公路、水路、空路、管道五种方式,邮电包括邮政和电信两方面内容。 一、古代的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 交通的起源: ①原始人在自然界中打猎、捕鱼、采集食物,其习惯性的足迹就形成了“路”。 ②人类转向定居生活以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物品依赖的仍然是天然的道路与河流。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 (一)陆路:道路铺设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 表现: 西方 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中国 ①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②汉代: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③唐代: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④元朝:扩展了汉唐的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 秦朝交通的特点、背景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 (秦)为弛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汉书·贾山传》 特点: 以都城为中心;分布广(全国); 类型多样化; 连通性(道路网); 水陆并举。 背景:①政治: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②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 ③思想:法家思想; ④个人:工匠的智慧。 影响: 积极:①政治: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②民族:密切少数民族关系; ③信息:利于信息传递,提高国家治理效率; ④军事:利于军事调动; ⑤经济:促进国内经济贸易发展;⑥文化: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⑦社会:便利人民生活;⑧为后世政权修建全国性道路网奠定基础。 消极:加重徭役负担,激发社会矛盾。 罗马交通业发展的意义 材料:罗马达到的路线设计是按照城市的军事重要性展开的,一级城市之间的大道尽量笔直,逢山开洞,遇水架桥,二级城市用直线连入大道。随着罗马向外征服,经济用途逐渐上升,逐渐成为物流网。 ———李筠《罗马史纲》 ①适应罗马对外军事扩张的需要; ②巩固罗马帝国对广阔疆域的行政管理; ③带动商业交往的繁荣。 材料:秦始皇时代,中央政府以极大的决心建立全国的交通道路网。凭借统一国家强大的组织力和雄厚的财政实力,秦朝很快建立起以公路交通为主,辅以运河运输的交通体系。在六国自身交通体系的基础上,这一体系呈现出统一、静态、闭合的特点。与秦帝国修建道路以维护自身统治不同,罗马修筑道路与其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有直接关系,通过在战争中大肆掠夺,罗马积累了大量财富,这又为修筑道路提供了充分的财力支持。最后罗马帝国形成了以地中海海运为主动脉、以公路交通为血管的交通体系,呈现出囊括性、开放性的特征。—牛秋实、葛臻明《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通及社会比较研究》 共同点:以都城为中心,形成网络;道路多,范围广,遍布帝国境内。 不同点:秦以维护统治为目的,罗马与对外侵略相联系; 秦以公路为主、运河为辅,罗马以海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