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793761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415067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PPT
,
必修
,
选择性
,
历史
,
高中
,
统编
(
课件网
)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上帝视角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第 14 课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课标要求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讲经图”(汉代画像砖) 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 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四川博物馆藏) 文翁,汉景帝汉景帝后期,担任罚郡守。 公元前143年至公元前141年间,蜀都太守文 翁曾创建文翁石室,是中国的第一所地方 官办学校。“文翁石室”创立不久,即以 学风卓荦,人才辈出而名冠西南。公元前 124年汉武帝下令全国效仿文翁兴办学校。 思考:结合图文材料,找出文化传承的载体。 学校 图书馆 博物馆 书籍 (1)古代中国的学校教育 官学与私学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①主要形式: ②发展历程: 官学(学在官府) 朝代 发展历程 西周 汉朝 西晋 私学(学在民间) 朝代 发展历程 春秋 唐朝 宋代 “学在官府” 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官学 开始设立国子监 ◎北京国子监琉璃牌坊 地位:古代中国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私学产生(孔子首创) ◎孔子杏坛讲学图(清) 打破“学在官府” 私学进一步发展;学塾、村学和蒙学成为基层教育的重要形式。 书院制度建立(白鹿洞书院),推动了私学发展。 ◎江西 白鹿洞书院 因朱熹在此讲学而著名 意义:太学的设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1、中国学校教育的发展 材料1 经过唐末五代的战乱和破坏,北宋初期地方官学长期不振,士子求学苦无其所。在这种情况下书院应运而生,为广大士子提供了读书求学的场所。朝廷崇尚儒术推行文治政策,不断扩大科举考试的规模,但国家无力创办大量的官学。书院的兴起,缓解了朝廷崇尚文治而又教力不足的矛盾,既为政府培养了大批文治人才,也把教育扩散到了基层。另外,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应用,促进了图书事业的发展,从而为书院的藏书、读书以及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 ———丛迪《宋代书院教学管理制度研究》 问题探究1: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书院兴起的原因。 ①官学难以满足教育的需求; ③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和应用; 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⑤理学发展的影响。(所学) 中国四大书院: 江西九江 白鹿洞书院、 湖南长沙 岳麓书院、 河南开封 应天书院 河南商丘 嵩阳书院 ②宋朝科举制的推动和文治政策(崇文抑武)的推行; 问题探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和作用。 材料:我国教育发源很早,夏朝就有了称为“序”的教育机构。西周形成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开始了后世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秦朝禁止私学和“焚书坑儒”,使普通教育受到很大摧残。汉代在长安设“太学”并开始“以儒取士”。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考,唐至宋不断完善科举制。元代在普通国子学之外设立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促进了多民族文化发展和交流。明清以理学为正统,把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大兴“文字狱”。由于控制加强,书院制发展到清代就完全官学化了,导致古代中国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摘编自刘瑛《中国古代教育变革大事、特点及启示》 特点: ①起源早,发展时间长; ②政府主导; ③官学与私学并存; ④儒学主导(教化功能突出); ⑥体制随时代不断发展。 ⑤与选官相结合; 作用: 政治:培养人才,巩固统治,发展科举。 文化: ①有利于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 ②有利于古代典籍的传承; ③有利于儒学的传承。 教育 发展概况 北京大学 【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建于:_____, 性质:_____, 意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04-21)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共34张PPT)(2025-04-21)
1 专题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远古至公元前221年)(2025-04-21)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4-21)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学设计(2025-04-2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