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3808

第20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16ppt)

日期:2025-04-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181593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课,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猜一猜这是哪座城市? 商业城市 丝织业中心 鱼米之乡 苏州 以苏州为例,探究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有何新气象? 引发自学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0课 苏州视角下 手工业 商业 农业 洪武丈量鱼鳞图 一、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元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如何破局的? 1、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组织移民屯田。 2、对全国土地进行核查,编制土地文册,史称“鱼鳞册” 原因:①统治者的政策支持 指导讨论 任务一:明清时期,农业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任务一:明清时期,农业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②兴修水利工程 原因:③明朝引进美洲高产作物 清·《黄河筑堤图》 指导讨论 材料一: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一、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任务一:明清时期,农业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Q:结合所学,经济繁荣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单元标题: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是我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等进行有效管辖。 ———七下部编版教材 明朝形势图(1433年) 指导讨论 一、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材料二: “雍正六年,江苏巡抚陈时夏奏:苏、松等府州县,新增垦田三千余亩,请升科纳赋(征收赋税)” ———《清史稿·食货志》 任务二:分析材料,概括明清时期农业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表现: ①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提高 材料三: 米行(经营粮食买卖)三十余家,岁粜(卖出)百万石,转输闽浙。 ———清《木渎镇志》 由于苏州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赋税沉重,所以明清时期农业发展还有什么新的表现? 指导讨论 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一、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任务二:分析材料,概括明清时期农业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材料四:在属于吴县的太湖中的洞庭东西山,以蚕桑水果花木种植为主。在太湖、淀山湖、阳澄湖……和其他水网地区以渔业为主。在苏州城郊,以花木蔬果为主。 ———范金民 《清前期苏州农业经济的特色》 ———七下部编版教材 指导讨论 苏湖熟,天下足 湖广熟,天下足 Q:从全国范围看,对比宋代经济分布图与明清时期经济分布图。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呈现怎样的趋势? 表现:③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一、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二、手工业的发展 随着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作物的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了丝织业中心。 ———七下部编版教材 棉花———棉纺织业 桑树———丝织业 指导讨论 任务三:以苏州为例探究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有何表现? 材料五: 绫、罗、绸、纱、绢、缎、锦七大类,细分则有素绸、花绸、画绢、轻罗、云锦、宋锦诸色,凡四十余种。 机户善织冰蚕丝,其绸薄如蝉翼,重不过铢,遇风则扬,名曰飞云绡。 ———《盛湖志》(清·仲沈洙) 表现:①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清·徐扬·《盛世滋生图》(局部) 指导讨论 丝绸来自哪里? 二、手工业的发展 任务三:以苏州为例探究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有何表现? 表现②:出现了手工工场 Q:从施复夫妇的发家故事中,施复的身份发生了什么转变 由此得出这一时期手工业发展有何新气象? 转变:成为早期资本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