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学科阶段素养监测 (时间:40分钟) 一、 选择题(每题2分) 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新生命的。 A茎 B叶 C种子 2.透明种植杯中用纸巾将种子和土壤隔开,主要是为了() A方便观察B保证水分的供应 C方便固定种子的位置 3.给凤仙花播种前,我们会在花盆底部的孔上放几块小石头,目的是() A·便于根长出花盆外 B,防止小虫子爬进花盆 C,浇水时,多余的水会流出,而土壤不会随着流出 4.播种凤仙花的时候,应把它()。 A.撒在土层表面 B.播种在离土面约1厘米深处 C·播种在离土面约5厘米深处 5.几周后,凤仙花越长越高,茎越来越粗。茎对植物有()作用。 A,光合作用B,吸收水和矿物质C,支撑植物、运输养料 6.为了观察植物茎的作用,小科选择芹菜来做实验,将芹菜的根放到红墨水 中,过了几个小时,用剪刀剪开芹菜茎的横切面,横切面上( )。 A.有水珠 B.有红色小点C·无明显变化 7.小科为了研究植物根的作用,设计了一个实验。他将一株带根的植物放入 装水的试管中,水面滴有植物油,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中的水面下降, 原因是( )。 A·水蒸发了 B·茎具有吸水作用 C·水被植物的根吸收了 8.种子萌发时先钻出种皮的那个“芽”,将来会长成植物的()。 A.根 B,茎 C,叶 赵 9.下列植物中,我们主要食用植物的种子部分的是()。 A,枇杷B,杨梅C.向日葵 10.小科在种植园的红薯地中发现,红薯的茎是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的。 红薯的茎属于()茎。 A.匍甸B.直立C.攀缘 11.小科在呵护植物生长的过程中,经常给植物浇水、晒太阳。给植物浇水 的目的是( )。 A·提供水分B,降低土壤温度C,增加土壤中的空气 12.劳动教育中,同学们准备磨豆浆,他们把许多黄豆浸泡在水里,第二天 发现这些黄豆发生了变化,黄豆的变化主要是()。 A,长出胚根B,长出胚芽C,变大了 13.小科在呵护植物生长的过程中,经常给植物松土、晒太阳。给植物松土 的目的是( )。 A·提供水分B,降低土壤温度 C,增加土壤中的空气 14.凤仙花生长6周后,小科仔细观察植株,居然发现有两个花苞。花苞生 长的位置通常都在( )。 A,叶片部位B.叶腋部位C,茎的中间部位 15.桃花的叶子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是为了()。 A·给自己制造”食物” B.吸收养分 C.蒸发水分 16.根据植物果实或种子本身具有的特点推测,以下适合利用风力来传播种 子的特点是( )。 A,果实颜色鲜艳B.果实能够爆裂C, 带翅或茸毛,轻 17.当凤仙花盛开时候,凤仙花的花看起来像( )。 A.展翅的蝴蝶B.一长串铃铛 C.鸿冠 18.花朵雌蕊的柱头上有黏液,它的作用是( )。 A·有利于昆虫采蜜B,有利于接受花粉C,保护柱头 19.把萌发的四粒种子朝不同方向放置一段时间后,根都会( )生长。 A·朝摆放的方向B.朝上的方向C·朝下的方向 20.春天的时候,蜜蜂、蝴蝶等昆虫在花丛中飞舞,这有助于植物()。 A,吸收营养 B.传播花粉C.开花 21.小科解剖完凤仙花后发现花朵一共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花萼、花瓣、 雄蕊和雌蕊,我们把这四部分俱全的花叫( )。 A,完全花B·单性花 C.雄花 22.晴天的中午,在植物较大的叶子上,套一个干燥的透明塑料袋,过一段 时间会观察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