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5174

2025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11: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含答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5次 大小:980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5年,中考,时政,热点,专题,中国
  • cover
时政热点专题11:中国春节申遗成功 模块一 热点素材 从春节申遗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寄托了中国人的人伦情感、家国情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的春节文化将更好走向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我国申遗工作捷报频传。截至目前,我国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新时代中华文化生机勃发、气象万千,向世界展示着东方文明古国的充沛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 寄托家国情怀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按照中国传统历法,正月初一是春节,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在春节前后,围绕着辞旧迎新、吉祥平安、团圆和谐的共同主题,人们开展一系列活动,欢庆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过程俗称“过年”。 追求和合共生 春节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春节文化中蕴含的以和为贵、和合共生,引发共鸣共情。 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中国春节日益走向世界,世界也张开双臂拥抱中国春节。 促进文明互鉴 春节承载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品茶,听古琴,赏中华戏曲,尝传统美食……藏在非遗里的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以从容姿态走向世界。以申遗为契机,架起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桥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珠算、二十四节气、藏医药浴法、太极拳、送王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春节相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越来越多的中国非遗跨越山海,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文化在文明百花园中盛放,让世界看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06日 01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模块二 教材链接 (一)保护文化遗产 材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我国申遗工作捷报频传。截至目前,我国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问题:我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原因? 答案: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②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③文化自信关系到文化的繁荣兴盛,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需要。 (二)坚定文化自信 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珠算、二十四节气、藏医药浴法、太极拳、送王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春节相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问题1: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 答案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问题2: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答案2:①坚定文化自信,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来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三)文明交流互鉴 材料:品茶,听古琴,赏中华戏曲,尝传统美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