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5302

8.2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日期:2025-05-05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109756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2张,法治,道德,七年级,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道法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 传承者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 弘扬者 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8.2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 践行者 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引领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性认识,并用蕴含其中的精髓精华滋养精神世界,提振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单元导读 2024第四季中国好人榜 导语:2025年1月15日,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这些上榜好人是生活中的平凡英雄,他们的事迹,是新时代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新时代公民应有的道德自觉。向善的力量,不仅在于引领,更在于践行。我们要铭记他们的平凡善举,更要汲取他们的向善力量,将这份力量转化为躬身实践的动力。这节课就让我们向这些“中国好人”学习《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新课导入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答案,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 1.中华传统美德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是什么?(P68) 2.生活中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P68、71) 3. 做自强不息的人的原因和要求?(P69) 4.如何做敬业乐群的人?重要性(意义)?(P70) 5. 扶危济困的体现、做法、重要性? 6.做见义勇为的人的体现和做法?(P70) 7.做孝老爱亲的人的原因、体现、做法?(P70) 生活观察 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的记录中,这对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却一直不愿透露真名。有人认为,“微尘”是值得尊重的人,不为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人们就该尊重其选择。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等名字。现在,“微尘”已经成为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品牌。 思考:寻找身边的“中国好人”,分享他们的故事,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河南上榜人物郑继元在救援工作中表现出色,无畏前行,投身公益;戴子星作为合作社理事长,他潜心育种40年,帮助群众增收5亿元;丁永祥作为高校教师,他19年来致力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启示我们做一个敬业乐群、扶危济困的人,共建充满爱心与温情的文明社会。 1.中华传统美德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是什么?(P68) 整体感知 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2.生活中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P68、71) ①在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②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我们要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让人生更加幸福,社会更加美好。 思考:在新时代,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践行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美德 1961年,我国核物理学家于敏开始从原子核理论研究转入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当时,我国想要研究氢弹,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于敏和他的团队几乎是从零开始,依靠他们的勤奋和智慧进行理论探索。通过不懈努力,他们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中国独立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