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5330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课件(共29张PPT)-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日期:2025-05-0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261492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9张,法治,道德,七年级,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学校:××学校 老师:××老师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 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的内容? 02 如何做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03 目录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如何形成的?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品味穿越千年的思想理念 讲仁爱 品味穿越千年的思想理念 重民本 品味穿越千年的思想理念 自古驱民在信诚, 一言为重百金轻。 守诚信 小信诚则大信立 品味穿越千年的思想理念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崇正义 品味穿越千年的思想理念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尚和合 品味穿越千年的思想理念 天下为公 求大同 2、核心思想理念具有哪些内容?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 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在春秋时代前,仁和爱是分开的两个概念。 到春秋末期,孔子将仁的含义概括为“爱人”,主张尊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要将心比心、推已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战国时期孟子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凝结为“仁者爱人”。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由爱亲人推到爱陌生人,由爱百姓推到爱万物,爱草木鸟兽、瓦石山水。 讲仁爱:一脉相承的思想传承 知识拓展 探究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讲仁爱———我们在行动 孝敬父母、关爱亲人 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帮助他人 爱人类 ①讲仁爱: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探寻重民本思想的起源与传承 思想起源:西周初期,周公旦提出“敬天保民”思想。 战国时期孟子进一步发展了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论断 西汉董仲舒主张“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 唐朝李世民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秉持“民为邦本”的理念,实行了一系列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制度化发展民本思想。 战国后期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春秋末期孔子传承上古民本思想,提出了以“仁爱”为基础的富民、育民、利民的政治方略和“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 知识拓展 探究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重民本———中国在行动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②重民本: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守诚信思想的历史演进 春秋战国的形成期:孔子、孟子、荀子等先哲,完成了中国传统诚信思想的理论架构,提出了指导后世千年的诚信道德基本伦理规范。 夏商周是诚信思想产生的萌芽期:周公旦强调统治者要诚信对待上天与百姓。 秦汉的规范期:秦汉统治者传承、发扬了以儒家为代表的诚信思想,将诚信的道德规范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通过教化的手段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并成为后世诚信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想主线。 宋明的提升期:诚信是宋明理学家们的热议焦点,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体系。诚信论为当时人们的道德修养提供了精神动力。 明清的实用期:诚信更多的体现在商业贸易的“契约”中,商界贸易往来更注重诚信的实用性,将诚信作为“经商之道、守贾之业”的第一要义,使得诚信思想得到普遍意义上的经世致用。 知识拓展 探究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守诚信———我们在践行 ③守诚信:我们应当树立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