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学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1~2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家庭中利用葡萄自制葡萄酒的基本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在冲洗前应该去除枝梗 B. 发酵瓶不需要进行严格灭菌 C. 加糖是为了使葡萄细胞吸水涨破 D. 发酵时应将温度控制在30~35℃ 2. 传统食醋酿造过程中,发酵液表面会产生凝胶状膜,其主要成分为细菌纤维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传统食醋酿造所需的主要菌种为醋酸菌 B. 发酵液表面的细菌纤维素来自高尔基体 C. 酸性重铬酸钾可用于测定醋酸含量变化 D. 若制醋装置密闭性高则可提高醋的产量 3. 鱼茶味酸而微咸、甘香可口,是海南黎族的一种传统发酵食品,其发酵菌种主要是乳酸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鱼茶味酸与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有关 B. 乳酸菌还可以用于制作酸奶、泡菜等食品 C. 制作鱼茶时所用发酵装置的充气口应关闭 D. 鱼茶发酵初期和结束时发酵液中均只有乳酸菌 4. 豆豉是我国传统特色发酵食品,其风味的形成与腐乳类似,制作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蒸煮的目的之一是杀死黑豆表面杂菌 B. 蒸煮后的黑豆需冷却后才能用于制曲 C. 拌盐时需要严格控制加入食盐的用量 D. 豆豉鲜美口味的形成与蛋白酶等无关 5. 废弃的塑料制品很难降解,其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研究人员欲比较YT1和YP2两类细菌降解PE[化学式为(C2H4)n]的能力,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培养基及接种菌株 培养基1 培养基2 单独培养并接种YT1 单独培养并接种YP2 降解圈(直径R1∕cm) 1.22 1.55 菌落(直径R2∕cm) 0.35 0.55 R1∕R2 3.5 2.8 A. 培养基1和2均为选择培养基 B. 筛选得到的菌株直接用于降解塑料 C. PE是培养基中的唯一能源物质 D. YP2降解PE的能力比YT1强 6. 下图是研究小组从某地土壤中分离细菌菌株,并进行计数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也可用蒸馏水进行定容 B. 接种时所使用的工具是接种环 C. 每克土壤样品约含细菌1.7×109个 D. 该方法计数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大 7. 谷氨酸棒状杆菌(一种好氧菌)是谷氨酸发酵的常用菌种。在合成谷氨酸的过程中,当细胞中谷氨酸积累过多时会抑制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谷氨酸的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时存正反馈调节 B. 发酵时培养液的pH应设置为中性或弱碱性 C. 发酵罐中的氧气浓度会影响谷氨酸的产量 D. 该实例体现了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8. 随着人们对发酵原理的认识,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的建立,以及密闭式发酵的成功设计,发酵工程逐步形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规模化的发酵生产中,需将优良菌种直接接种至发酵罐 B. 传统发酵常用混合菌种,而发酵工程所用大多为单一菌种 C. 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作为微生物农药可防治病虫害 D. 经X射线定向诱变出的产酸高的黑曲霉可用于柠檬酸的生产 9. 番茄的果实营养丰富。育种人员在番茄种植过程中发现了一具有育种价值的变异植株,并通过下图所示流程获得了番茄新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组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