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6076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37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955937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PPT,37张,课件,黄河颂,5课
  • cover
(课件网)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朗读以下诗句,说说这些诗句中有什么共同点? 都提到了黄河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 关于黄河 黄河的基本走向 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欣赏黄河 黄河九曲十八弯 黄河颂 作者 光未然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学习目标 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0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02 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03 由于黄河特殊的地理位置,古往今来,这里都是战略要地。上下五千年发生了若干战役,如牧野之战、官渡之战、巨鹿之战等,黄河天险更是一道天然防线。 历史上著名的黄河战争 抗战时期,日军曾发动多次渡河战斗,都未能成功。黄河一度成为阻击日军的天然防线,也是抗战军队强大的帮手。 抗战中的黄河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一夜之间日本人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日军继续南下践踏我们的国土。许多同胞被残忍杀害了,也有许多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祖祖辈辈生活过的母亲河。 [1939年] 光未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颂》是其中一篇。 1931年9月8日 — 1945年8月15日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诗人随军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进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历险峡急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有力的船夫号子,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诗人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篇幅宏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本文是其中的第二乐章。 背景资料 光未然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第四乐章《黄水谣》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第六乐章《黄河怨》第七乐章《保卫黄河》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冼星海作曲者简介   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生于河北省光化县,1927年参加革命,1935年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在延安创作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广阔的历史画卷,刻画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