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6630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5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04-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18227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标: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 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 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重点:社会变化与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意义。 难点: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高考作文中的“春秋时期” 后人称赞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考点 1.土地国有制到私有制转变。 2.小农经济的形成及特点。 3.工商食官与抑商政策。 总体特征:中国社会转型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大 分裂、大动荡、大争鸣、大变革、大发展时期。 1、总体特征:中国社会转型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分裂、大动荡、大争鸣、大变革、大发展时期。 2、总趋势:分裂中孕育统一;战乱中走向融合。 西周(BC1046年-BC771年) 春秋(BC771年-BC476年) 战国(BC475年-BC221年) 因孔子修订的《春秋》而得名 取自西汉刘向编注的《战国策》 BC77: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BC221:秦朝建立 春秋战国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历史时空观 中国古代史 远古~1840年 中国近代史 1840~1949 中国现代史 1949~至今 起源奠基时期:先秦(远古—前221年) 形成发展时期:秦汉(前221—220年) 曲折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220—589年) 繁荣 时期:隋唐(581年~907年) 继续发展时期:宋元(960~1368年) 辉煌迟滞时期:明清(1368~1840年) 晚清 时期:1840—1912 北洋军阀时期:1912—1928年 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年 改革开放前期:1949—1978年 改革开放后期:1978— 春战时期(公元前5C-公元前4C):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 明清时期(17C-18C):从古代向近代、封建转入双半社会 五年高频考点 时间 全国卷 地方卷 2018 【Ⅲ】24·战国以前冶铁技术的发展 【Ⅰ】24·墨子 北京· 孟子与儒家思想 浙江· 墨子的思想主张 2019 【Ⅲ】儒家思想的制度渊源 天津· 青铜制造业 海南· 孔子的思想主张 北京· 春秋战国的手工业 2020 【Ⅰ】24·分封制 【Ⅲ】24·商业的发展(货币) 山东· 百家争鸣 江苏· 墨子思想 浙江· 孔子与墨子的思想 2021 【甲】24·孔子思想 湖南·《诗经》 2022 【乙】45.商鞅变法 【甲】24.老子思想 湖南·1.百家争鸣 河北·1 浙江·2 山东·1 辽宁·1 时空坐标 东周 春秋 战国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春秋: 战国: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周敬王薨,因鲁史《春秋》记录了这一阶段的历史而得名。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各国征战不休,故被人称之为战国。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开始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 1.政治: 2.阶级: 3.经济: 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分封制、宗法制走向崩溃,权力由分散走向集中, 中央集权逐渐形成;各国纷纷变法,直接推动社 会转型;贵族政治开始向官僚政治转变。 “士”阶层兴起并得到重用。 1)农业:铁犁牛耕推广,水利灌溉;井田制破坏, 土地私有制形成;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成为 古代最基本经济形态;重农政策开始出现; 各国政经济发展不平衡 2)手工业: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以官营 手工业为主导 3)商 业:官营局面打破,抑商政策出现;出现商 业城市和大商人 4.民族: 5.文化: 中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交融加强,华夏认同的观念增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步形成。 1)思想: 私学兴起,学术下移,百家争鸣,思解。 2)科技: 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和《石氏星表》,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