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春学期高二期中质量调研 历史试卷 2025.04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有学者指出,周代之“礼制”已不同于“乡俗”,在周政之中政统、亲统和道统已经有所分化,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礼制”孕育出了一种处理分化要素的原则,即立足于三统的相异相分, 又力求在其间建立和维持互补互渗的协调关系。由此可知,这一原则是 A.天人合 B.和而不同 C.道法自然 D.天下为公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对南齐政权展开了数次大规模进攻。其兵种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 战术上野战和攻坚战、城垒防御战并重:后勤补给模式上以后方运输为主,不再依赖战场劫掠。 这反映出北魏 A.实现了政权的封建化 B.军事力量不断削弱 C.加速了北方统一进程 D.民族交融获得发展 3.下表是关于唐朝经济的部分史料。这些史料共同印证了唐朝 出处 史料 有士鬻产于外,得钱数百增,惧川途之难赍也,祈所知纳于公藏,而持牒以 《因话录》 归,世所谓“便换”者,置之衣囊。 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 《新唐书》 取之,号“飞钱”。 “开元”,即开国的意思:“通宝”,即流通的宝货。开元通宝不包含货 《中国通史》 币的重量,与半两钱、五铢钱比较,显然是改变了以重量为币名的传统。 A.金属货币的衰落 B.印刷技术的提升 C.信用关系的发展 D.币制改革的进步 4,北宋时期有朝臣上疏中提到:“盖祖宗朝赐予之费(岁币),皆出于榷场。岁得之息,取之于 虏而复以予虏,中国初无毫发损也。”由此可知,榷场的设置 A.带有浓厚的政治斗争意蕴 B.满足了人民生活需要 C.保证了宋朝财政收支平衡 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高二历史第1项共6页 5.清代城市中的会馆和行会为穷困同乡会员提供生活物资、墓地等。后来,这些组织也向城市 提供慈善服务。据此可知 A.商人对城市身份认同增强 B.民间的社会保障机制强化 C.宗族数助促成了什会和谐 D.商人作为有利于基层治理 6.1873年《申报》曾报道:一起盗窃案发生时,某男土因“恐轮船即开”而“仓皇失措,有奔 跑之态”,被巡捕扭送公堂:该男子出示轮船客票,借助客票上的年、月、日、时自证清白。这 表明,当时 A.媒体报道左右司法审判 B.交通变迁影响社会生活 C.民众普遍具有时间观念 D.无罪推定成为司法准则 7.1905年立停科举后,各省督抚挟新政之急需,纷纷强调各自行事的特殊性,激开吏部从不同 渠道、不同地域频繁奏调官员与留学生。1907年开始,为科举善后、疏通旧学人才而举办的优贡、 拔贡考试以及举贡生员考职,亦在各地举行。这() A.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 B.反映选官权力的下移 C.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 D.导致军阀割据的加剧 8.1916年2月,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吾国专制日久,惟官令是从。人民除纳税、 诉讼外,与政府无交涉;国家何物,政治何事,所不知也…而一般商民,犹以为干预政治非分 内之事,国政变迁悉委诸政府及党人之手,自身取中立态度…欧美国民多知之,此其所以莫敢 侮之也。是为吾人政治的觉悟之第一步。”这反映出陈独秀 A.维护民主共和,武力反抗军阀 B.推动思想解放,尝试政党政治 C.否定专制独裁,促进民众觉醒 D.宣传社会主义,倡导国共合作 9.中共八大后,党的理论工作者强调,国营企业生产的消费品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分配给人民, 合作社的各种产品更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用来满足人民的需要。那种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内不应 当有个体经济,不应当有自由贸易,不应当利用价值规律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想法是教条主义的。 上述主张 A.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 C.有效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调整 D.反思了人民公社的弊端 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