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6833

专题3 第一单元 第4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苏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04-2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62910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练习,必修,2019,苏教版,3份
    第4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概念,熟知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理清相关概念间的关系,促进“变化观念”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2.认识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学会分析预测物质具有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建立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思维模型。 一、氧化剂和还原剂 1.理清基本概念 氧化性:物质    电子的性质,氧化剂具有    。 还原性:物质    电子的性质,还原剂具有    。 2.多角度认识氧化剂、还原剂 (1)从微观变化角度 (2)从宏观价态角度 变价元素的高价态化合物:如KMnO4、FeCl3、HNO3,通常用作氧化剂。含有较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CO、SO2,一般作还原剂。 1.正误判断 (1)氧化剂得电子被氧化为还原产物 (  ) (2)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  )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作反应物时一定是还原剂 (  ) (4)还原剂失去电子具有氧化性 (  ) (5)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不可能是同一物质 (  ) (6)某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氧化产物,则必然有另一物质是还原产物 (  ) 2.(2023·江苏扬州高一期中)下列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 A.Na→NaOH B.CO→CO2 C.FeCl3→FeCl2 D.NO2→N2O4 3.(2024·河北秦皇岛高一段考)完成下列题目。 (1)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例如:在如图有序号的步骤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发生还原反应的是  。(提示:铬元素化合价有+6、+3价) (2)饮用水中的N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 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还原剂是  ,还原产物是  。 基本概念:升失氧还,降得还氧 宏观特征 升:元素化合价升高 降:元素化合价降低 微观实质 失:失电子 得:得电子 反应类型产物类型 氧:氧化反应氧化产物 还: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物质性质 还:还原剂还原性 氧:氧化剂氧化性 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1.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概念 (1)物质越易得电子氧化性越强。 (2)物质越易失电子还原性越强。 特别提醒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的方法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比较 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即比什么性,找什么剂,产物之性小于剂。 (2)根据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比较 (3)根据单质的性质比较离子的性质 ①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简单离子的还原性    ; ②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简单离子的氧化性    。 (4)根据反应条件来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时,反应越易进行,则对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之越弱。 思考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 (1)①2Fe+3Cl22FeCl3、②Fe+SFeS Cl2的氧化性     (填“大于”或“小于”)S,理由是_____ _____。 (2)①MnO2+4HCl(浓)MnCl2+Cl2↑+2H2O、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MnO2的氧化性     (填“大于”或“小于”)KMnO4,理由是_____ _____。 1.正误判断 (1)元素处于最高化合价时一定具有还原性 (  ) (2)碘化氢中碘为最低价,故碘化氢只具有还原性 (  ) (3)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电子被氧化 (  ) (4)失电子数越多的物质还原性越强 (  ) (5)得电子难的物质还原性一定强 (  ) 2.①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 ②SO2+Br2+2H2O===H2SO4+2HBr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