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6957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日期:2025-04-2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6173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下册,统编,法治,道德,七年级,薪火
  • cover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典籍里的中国》礼记篇相关画面引出中华传统美德,从古诗文入手,探究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内涵及作用。 2.通过古诗文解谜赛,道德困境中的正确选择,以诚信为例,进行深入探究分享,掌握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 3.通过诗词拍卖会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诗句分析传统美德内涵,结合图片实例进一步论证,四大内涵背后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内涵及作用 教学难点: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及作用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视频播放《典籍里的中国》礼记篇片段 师:中国之国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各大诗词典籍中都有关于中华美德的相关记载,你记得哪些古诗文中出现的美德故事吗? 学生自由举例回答 课件展示美德相关句子(可根据学情调整,基础较差的班可先展示)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木瓜》 师:上面的诗句分别体现了什么传统美德呢?(孝、奉献、感激) 今天就让我从古诗文入手,来探讨我们中华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 (2)自主学习 1.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 2.中华传统美德的四大内涵及作用 (3)新课讲授 探究一:探秘传统美德价值 活动:古诗文解谜赛 师:下面老师给出三组古文,请大家小组合作,试着翻译以上古文,并思考这些句子与美德的联系,给我们什么启示?(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面入手) 展示相关古文 1.《荀子·王制》“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释义: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处在自己的位置上,众多星辰环绕着它,体现了德治的重要性。 2.《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释义: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体现了儒家对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治理的一种理想追求,为人们指明了修养身心和治理国家的方向与目标。 3.《周易·系辞下》“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释义: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和他所处的地位、所拥有的财富、权力等不匹配时,就一定会遭遇灾祸或不祥之事。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治国理政需要道德来感化方能长久,我们的社会和谐友善需要道德来加持,在生活我们自己也要讲道德。所以道德对于国家而言,是治国之本;对于社会而言是和谐之基,对个人而言是立身之道。由此可知,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过渡:在生活中我们有时难免会陷入道德困境 情境:如果考试的时候,你的好朋友想要作弊,让你帮忙打掩护你会选择揭发还是隐瞒呢? 提问:选择揭发可能会有什么后果?隐瞒又有什么后果? 学生分析:揭发可能失去友谊但维护公正;隐瞒保全友情却违背诚信原则。 教师继续追问: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选择呢?(教育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关于诚信的古文,你知道有哪些呢? 学生自由回答,课件展示相关语句。 提问:结合诚信这一美德对于我们的影响,思考我国的传统美德直至今天依旧存在着怎样的价值? 小结笔记1: 1.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 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②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③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过渡:我国传统美德传承几千年而经久不衰,究竟具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