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7249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件(共3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日期:2025-05-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229640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三头怪兽》是二战时期英国的一幅漫画,图中的三头怪兽是指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其中头部的是德国的元首希特勒,中间的是意大利的首相墨索里尼,尾巴上的是日本的日本陆军大臣和内阁总理东条英机,怪兽三头一体,对内恐怖统治和对外侵略扩张,发出了新的世界大战的警号。德国、意大利、日本是怎样走上法西斯道路的?今天让我们走进那段罪恶的历史,再现那段人间悲剧。 《三头怪兽》 目 录 第17课 第二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程标准: 1.通过学习二战的爆发背景、进程与结果,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 2.通过了解雅尔塔体系的建立,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1.法西斯主义的形成 一、战争背景 问题1:何为“法西斯主义”? 【概念阐释】 “法西斯”一词来源于拉丁文“Fasces”,原意是中间插着一把战斧的一束棍棒,是古罗马帝国高级长官的一种权力标志,在他们出巡时其扈从每人肩负一束,寓意人民必须服从至高无上的国家权威,否则立即绳以斧钺。 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党徽 束棒 德国纳粹党党旗 “屈辱的和约像一把利剑刺伤了德国人民的民族情感,也埋下了下一次战争的伏笔。”谢尔曼表示:“如果他们签了那样的条约,就让他们的手烂掉吧!”希特勒极具煽动性地说:“德意志要战斗,德意志要复仇!新帝国需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日本虽然是战胜国,但华盛顿体系使其扩张的野心遭到美英的遏制,因而有不满情绪。此后,它不断寻找机会准备最终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近卫文麿宣称:“日本为了自己的生存也应该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那样,要求打破现状,并从我们自己的前途出发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秩序。” 德 国 日 本 巴黎和会上意大利分赃最少,当消息传来,引起了意大利社会各阶层的极大不满,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打倒政府的呼声响遍了全国。此时,墨索里尼提出要复仇,有许多人提出要对外扩张,这种扭曲的爱国情绪最终演变成了战斗的法西斯。 意 大 利 1.法西斯主义的形成 (1)兴起背景 ①历史原因:德意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极为不满,力图摆脱体系束缚。 一、战争背景 材料2: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最严重的的一次经济大危机,其间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剧烈下降,各国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高达30%以上。此后,资本主义世界又出现了五年左右的持续萧条。经济大危机还加速了法西斯主义在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发展,使这些国家走上了对内强化军事统制、对外大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材料3:德意志是真正的优秀民族……德意志要战斗,德意志要复仇!新帝国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萨丁王朝在统一意大利之后,仍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意大利是具有浓厚封建主义性质的帝国主义国家,封建势力与封建经济仍大量存在。 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但实质上藩阀以天皇名义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孩子们用充满稚气的嗓音呼喊着“为天皇而死!”日本军国主义者鼓吹,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与西方平分世界。 (1)形成背景 1.法西斯主义的形成 ②现实原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加速了德意日法西斯主义的发展 ③历史传统:德意日封建残余严重,民主基础薄弱,军国主义、专制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浓厚。 一、战争背景 (2)兴起过程 国家 表 现 意大利 德国 日本 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后更名为“国家法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