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上节回顾: 1.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早期新航路开辟的代表人物及航线? 2.依课本P38说出航路开辟的影响?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三、早期殖民扩张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所谓世界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一种力量对比态势,包括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军事格局等。 世界格局演变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硬实力(经济、军事)构成基础, 软实力(制度、文化)提供合法性, 科技革命创造变量, 全球性问题倒逼合作机制创新 概念:世界格局 (一)人口迁移 (1)欧洲向美洲移民(主动) (2)非洲向美洲移民(被动) (3)其他地区 1.依据课本P40,提炼出新航路开辟后人口迁移的原因?表现?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 (2)早期的殖民扩张 (3) 黑奴贸易 原因 表现 影响 (1)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大洋洲、非洲和 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民族融合) (2)给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带来灾难 (3)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换 (4)各种疾病的传播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二)物种交换 1.原因 (1)新航路的开辟,建立了初步的全球联系 (2)人口的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2.表现 新航路开辟后全球物种交换的原因?表现?特点? 3.特点 (1)范围具有全球性 (2)交流具有双向互补性 (3)欧洲具有主导性 (4)内容具有丰富性 (5)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 (二)物种交换 4.影响 材料1: 美洲还为欧洲粮食供给量的增加做出了贡献,以至到18世纪,粮食供给过剩带来了更快速的人口增长。……其中马铃薯和玉米两种作物具有革命性意义……到18世纪头十年中期,欧洲历史上首次达到粮食自给自足的状态。 材料2: 玉米和甘薯传入中国,也大大增加了中国的粮食产量,对明清两代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贫瘠地区的开发产生了直接影响。另一方面,猪、马、牛、羊等牲畜被欧洲人引入美洲,为生活在美洲的人们提供了肉食、奶类、皮毛和畜力。老鼠也藏在船舱里飘洋过海到达美洲,影响了美洲原有的生态链。 (1)积极 ①丰富饮食结构,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②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 ③促进经济开发和联系 ④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和交融 (2)消极 ①伴随殖民掠夺 ②破坏生态环境 ③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 英国人把沾染天花病毒的衣物、被子送给印第安人 (三)疾病传播 1.原因 2.表现 天花病毒让整个南美州人口减少了75%。 3.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 (2)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 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 (1)1519年美洲爆发第一次大瘟疫,天花黄热病等扩散 (2)1530年,天花向北传播到五大湖地区 (3)1585年英国人德雷克将斑疹伤寒传给印第安人 (1)传染病造成的原住民死亡 (2)原有社会的解体 (3)欧洲人在美洲迅速建立起殖民统治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流 世界动植物交流 新航路的开辟 人口迁移 印第安人大量死亡 欧 美 非 美 族群混合 各种疾病的传播 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地理状态 美原住居民大量死亡 欧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 结合地图,指出新航路开辟前后的世界贸易的变化? 印度洋贸易 太平洋贸易 大西洋贸易 陆路贸易 印度洋贸易 二.商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