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8179

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议题式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1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5982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远的,格式,教学设计,议题,精神
  • cover
课题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程 标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政治认同“初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较强的责任感。” 课时 教材 分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第一框的内容,本框主要阐述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及其主要体现。一方面,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另一方面,要能够结合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感悟其中蕴含的中华人文精神,体会中华人文精神的魅力,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积淀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学情 分析 本课对于学生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七年级的学生,无论是通过校内学习还是日常生活见闻,都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一定了解,能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文化符号,了解其主要的代表性成果及意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亲切感、好奇心和认同感、自豪感。近年来,社会各界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上许多“国风”“国潮”文化作品对青少年产生不小影响。但是,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还比较感性;不同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差异较大,有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比较系统的了解;有的学生觉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属于历史宏大话题,与当代社会生活、个人日常生活关系不大;还有的学生受一些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误解。因此,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及其主要体现 教学难点: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 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春节的习俗分析,知道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同中华人文精神,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责任意识:通过议学活动的探讨,了解中华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的深远影响,进一步增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设计 思路 总议题 非遗春节里的中华人文精神 议题线情境线任务线知识线议题一: 品文化韵味 悟精神价值 情境一:春节传统习俗 任务一:分析春节传统习俗背后的人文精神及其作用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 议题二: 析内涵底蕴 寻精神体现 情境二:小品《借伞》 情境三:舞蹈《幽兰》 情境四:春晚舞台的中式美学 情境五:聚会为乐 以俭为荣任务二:通过分析小品,体会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任务三:通过舞蹈、绘画、诗词分析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任务四:赏中式美学 悟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任务五:从年货采买与走亲访友感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2025年蛇年春节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非遗春节”,也是中国农历60年一遇的“乙巳年”,与“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里程碑。 非遗春节里藏着我们民族传承千年的人文精神密码,我们一起进入第七课第一框: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去探索吧! 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 以非遗春节视频导入,迅速抓住学生好奇心,激发探索欲,促使其挖掘春节蕴含的人文精神,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