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8189

6.1国家权力机关 议题式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2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4606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国家,权力机关,议题,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课题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6.1《国家权力机关》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本课设计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框架,聚焦宪法对国家权力机关的规范,通过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实践参与等途径,实现“政治认同”“法治观念”等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课时教材分析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一框《国家权力机关》,作为国家机构的第一框内容,可见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构中的主导地位。本部分内容是帮助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四项职权,从而让学生更真切地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体会国家权力机关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支持和配合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 学情分析 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知道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对于人民代表大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不断扩展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开始接触到一些国家机关,虽然对人民代表大会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它的认识比较肤浅,对具体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对政治现象的分析能力欠缺,未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因此应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组成、地位 教学难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对两会报道、刻度上的中国等情境的探究,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2.责任意识:通过探究活动“微议案 传真情”,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 3.法治观念:通过课堂学习,感受国家权力机关科学立法、依法行使职权,从而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 4.法治教育: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 设计思路 总议题 人大代表人民当 选好代表为人民 ———认识”国家权力机关”议题线情境线任务线知识线议题一:走进人大听故事 国家权力有保障 ———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情境一:观看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通道。 了解连任13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的履职道路。 任务一:“人大代表的身份是一种责任”,那他们的身份是怎样产生的?具体通过什么机关履职?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知识一: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议题二:纵观会议谈履职 担当时代的使命 ———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 情境二:人民代表大会的履职过程任务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知识三: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1)立法权。(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 (2)决定权。(批准或表决通过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规划) (3)任免权。(对国家机关干部的选举、决定、罢免的决定) (4)监督权。(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提问导入:2025年春天的盛会 2.提问:每年三月,在我国首都北京都要召开两个重要的会议,你知道分别是什么会议? 导入本框新课《国家权力机关》。 跟随老师引导,积极思考问题并进入本节课学习。 设计意图 以2025年春天的盛会提问,开启本课,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导入主题。 议题一:走进人大听故事 国家权力有保障 ———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议学材料一】观看视频,十四届全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