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8755

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课件(25张幻灯片)+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3753325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内嵌,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3.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P54-56①-⑥ ①讲仁爱,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②重民本,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③守诚信,我们要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④崇正义,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⑤尚和合,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⑥求大同,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温故知新 自主感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道理来教育世人,达到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发展出影响深远的中华人文精神。 同学们,你了解哪些中华人文精神吗?本节课一起学习7.1《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阅读教材P58-P62,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自主学习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作用)?P59 2.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59-6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 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②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③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④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1)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①内涵: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②作用: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有助于解决人际矛盾,为化解当代社会冲突提供重要启示。 (2)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①内涵: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②作用: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3)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①内涵:诗歌、舞蹈、绘画、书法等文艺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们追求立象尽意,主张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②作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4)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①内涵: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②作用: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 3.中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意义(作用)是什么?P59-62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对各种精神文化的高度珍视。人文精神的核心在于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什么是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周易》讲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认为,观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变化,可以知晓四季转换的规律;观察人间万象,可以知晓人和社会的道理,通过礼乐教化促成人类的文明。 P54相关链接: 想一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体现的人文精神有何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1.中华人文精神的价值?(重要性)P59 课堂笔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