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99098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教学课件(32张PPT)

日期:2025-04-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1095255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2课,民族,大团结,教学课件,3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民族独立国家发展的政治前提 站起来 毛泽东 富起来 邓小平 强起来 习近平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新中国成立 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新课导入 一角:高山族和满族 两角:朝鲜族和土家族 五角:苗族和壮族 一元:侗族和瑶族 两元:维吾尔族和彝族 五元:藏族和回族 第四套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元素,你认得哪些民族呢? 学习目标 壹 O1 唯物史观 O2 家国情怀 O3 通过研读相关数据和地图等材料,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分析论证问题得能力。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了解国家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而采取的措施。 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内容和实施概况,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重要意义;了解国家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所采取得措施,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得原因和意义。 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史料实证 第 13课 民族大团结 目录 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贰 共同繁荣发展 第 一 部 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壹 民族自治区域实施的前提是? 民族自治实施的区域? 民族自治地区有什么权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 国家统一领导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含义 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立法、经济、文化管理、交通执行权、其他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壹 2.原因 汉 唐 元 清 西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设立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 设立宣政院和北庭都元帅府分别管理西藏和新疆 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设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历史上长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壹 观察地图分析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怎样的民族关?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的……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区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大杂居,小聚居 彼此相异,融合统一 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2.原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壹 1949年 1954年 1984年 确定实施 载入宪法 《中国人民政协会议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区域自治法》 颁布实施 3.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壹 怎样进行民族区域自治?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旗) 内蒙古自治区(194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 西藏自治区 (1965) 3.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壹 4.意义 ①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 二 部 分 共同繁荣发展 共同繁荣发展 贰 1.背景 区域上:东西不平衡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 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 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如西藏); 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如四川彝族); 保留原始公社生产方式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