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 2025年中考地理(人教版)阶段过关测试卷(八上)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这是纪录片《航拍中国》的片头。下图为“中国疆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这句话表明我国(D) A.地跨寒、温、热三带 B.是一个内陆国 C.河流湖泊数量众多 D.陆地面积广阔 2.“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为我国提供了(A) ①充足的水资源 ②便利的海运条件 ③大量的海产品 ④丰富的油气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我国冬季北方和南方形成“冰与火”的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023年底,武汉汉口江滩上的雕塑作品《美好未来》(如下图)发生很大变化,由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五口,雕塑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现象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据此,完成4~5题。 4.《美好未来》作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该作品的变化是为了体现(B) A.文化艺术的演变 B.人口政策的变化 C.财政收入的提高 D.生态环境的改善 5.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 A.老龄化加剧 B.分布不均 C.男女比例失调 D.增长过快 西瓜是国内经济作物种类中的重要作物之一。西瓜喜温,耐炎热,怕低温,如图为我国西瓜种植类型分布。据此完成6~8题。 6.种植反季节西瓜的省区有(D) ①广东省 ②海南省 ③四川省 ④广西壮族自治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我国能够广泛种植西瓜得益于(B) A.纬度跨度广 B.夏季普遍高温 C.东西距离长 D.地形平坦开阔 8.甲省区种植的西瓜不仅个大,而且品质上乘,其优势自然条件是(D) A.纬度低,热量充足 B.降水丰富 C.地处第一级阶梯,空气稀薄,光照强 D.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 2024年5月1日2时10分,广东梅大高速发生路面塌方灾害,并导致车辆陷落和人员伤亡,当地政府全力开展救援工作。读图,完成9~10题。 9.救援车辆车牌的开头大多是(B) A.闽 B.粤 C.桂 D.湘 10.关于此次灾害的诱因及分类,说法正确的是(A) ①地势陡峻,连续降雨 ②地势平坦,天气干燥 ③属于地质灾害 ④属于气象灾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攀蜥是一种迁徙能力较弱的野生动物。下图所示区域为我国攀蜥集中分布区之一,其中不同流域的攀蜥品种不同。据此完成11~13题。 11.图示区域位于(A) A.横断山脉 B.东南丘陵 C.黄土高原 D.东北平原 12.不同流域的攀蜥品种不同,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该区域(A) A.高山峡谷纵列分布 B.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C.植被覆盖度不均匀 D.各流域水质差异大 13.为保护攀蜥的物种多样性,当地政府应(D) A.禁止旅游开发 B.鼓励宠物贸易 C.大力开发森林 D.加强监管力度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下图为“我国高速铁路八纵八横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是(A) A.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B.内陆密集,沿海稀疏 C.北部密集,南部稀疏 D.网状布局,分布均匀 15.家住北京的小丽同学去上海研学,她最有可能选择的高铁线路是(B) A.京广高铁 B.京沪高铁 C.沪昆高铁 D.京哈高铁 16.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D) A.缩短了城市空间距离 B.取代了其他交通方式 C.改变了自然环境特征 D.节省了旅客出行时间 风能、太阳能和水能是重要的清洁能源。2023年2月16日,我国首个进入川藏高原腹地的特高压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从金沙江上游出发,最终接入华中特高压交流骨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