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0609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115817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7课,明朝,灭亡,清朝,建立,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统编版新教材(2025春季版) 第 1 7 课 明 朝 的 灭 亡 和 清 朝 的 建 立 张居正 李自成 (1525-1582)(1606-1645)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和十王亭 新课程标准 *通过明末李自成起义,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学习目标 ◆1. 知道明朝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清朝对全国的统治等史事, 能够认识这些史事的因果联系,了解明朝灭亡、清朝建立的 过程。 (史料实证) ◆2. 分析张居正改革对促进明清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上的 重要作用。 (唯物史观) ◆3.分析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是必然的,进而能够联系我国历史上历次农民起义,认识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核 心 素 养 目 标 明朝中后期 政治腐 败 万历年间 张居正 改革 1616年 努尔哈赤 建立大金 1635年 皇太极改族 名为满洲 1636年 皇太极建 立清朝 1644年 李自成起义 推翻明朝 1644年 清军入 关 任务:阅读课文,请你绘制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的时间轴及发生的重大事件。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快读全文,整体感知 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清军入关 绘制时间轴 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张居正 (1525-1582) √ 一 、政治腐败 与张居正改革 社会问题 :①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 败。皇帝多沉迷享乐,重用宦官,疏于朝 政。当时统治集团内部钩心斗角,结党营私,纷争不已。 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 力不 断 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 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③皇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 ,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 离失所。 相关史事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到 处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沉迷制作木 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明神宗(1563- 1620) 明朝神宗皇帝在位 48年,却长期不理朝 政,致使不少重要机构 无法正常运转。虽然他 并不是明朝的最后一位 皇帝,但后人常说,明 实亡于明神宗。 任务一:观察图片,阅读史料,概括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一、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1.明朝社会问题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张居正(1525—1582) 措施:万历初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实行了“一条鞭法”,还整顿吏治、巩固边防。 成 效 :一 条 鞭 法简化了税收手续,减少了地方官吏渔利百姓的行为,政府税收增加,取得了积极成效。 张居正政治局面为之 一新。 结 果:张 居 正 去世后,明朝的改 革气象随之消失 。 人物扫描 ………… …… 张居正,湖北荆州人,12岁考中秀才, 16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后官至内阁首辅。 面对政治混乱局面,张居正整顿吏治,赏罚 分明,使得朝廷的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 夕奉行”。《明史》对他的评价是:“通识时 变,勇于任事。” 原因:张居正的经济改革将原本分散的 各种税收和劳役,如田赋、徭役及其他 杂税,合并为一项计入田亩, 一律用银 两征收,大大简化了税收体系,因此被 称为"一条鞭法"。 任务二:张居正改革有哪些措施 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为什么张居正的经济改革被称为“一条鞭法”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一 、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 2.张居正改革 对联是东林志士读书讲学而不忘国家安危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东林书院一以贯之的学风, 即读书治学要经世致用,关注现实生活,提倡重实践、讲实用的实学精神,反对空谈误 国。 万历年间,顾宪成等人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顾 宪成撰写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