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0964

4.2.2 消化和吸收 课件(共15张PPT)人教版(2024)七年级生物学下册

日期:2025-04-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11399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4.2.2,消化,吸收,课件,1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二节 消化与吸收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怎样才能进入人体细胞呢?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消化系统 消化道 消化腺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唾液腺、肝、胰等器官 口腔 咽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含有唾液淀粉酶 能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 含有盐酸和蛋白酶 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肝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分泌胆汁储存在胆囊 胆汁不含消化酶,使脂肪乳化成微小颗粒 胰 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肠腺 含有与消化有关的酶 初步消化部位 初步消化产物 最终消化部位 最终消化产物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口腔 麦芽糖 小肠 葡萄糖 胃 多肽 小肠 氨基酸 小肠 甘油、脂肪酸 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 胆汁(不含酶) 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小肠 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1.长度长5-6米 2.有环形突起———皱襞 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 × √ 胃 小肠 口腔 胃 小肠 淀粉 脂肪 Y 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牙的咀嚼 舌的搅拌 唾液的分泌 吃馒头或米饭时,细细咀嚼,你是否感觉到有甜味呢? 探究: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1.提出问题: 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 都有关系吗? 2.作出假设: 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 都有关系。 3.制定计划: 设置对照实验 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4.实施计划: 37℃:模拟人体口腔温度 甲 乙 丙 馒头碎屑 2毫升唾液 馒头碎屑 2毫升清水 馒头块 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不搅拌 实验变量: 甲乙:唾液 甲丙:牙的咀嚼 舌的搅拌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甲 乙 丙 2毫升唾液 不变蓝 2毫升清水 变蓝 2毫升唾液 部分变蓝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的咀嚼 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唾液 ①③ ①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