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801242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1077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高二
,
必修
,
选择性
,
2019
,
统编
,
历史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练习 一、单选题 1.有学者认为:“自这个民族(俄罗斯)接受基督教以来,就处在一个主教管辖之下,这个主教服从于君士坦丁堡教会并受其规章制度的约束。”此外,凡与宗教有关的案件,均按教会法裁定;教会还可审理领地上的民事案件。主教们甚至还受托监督商业活动中度量衡的准确性。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神学思想呈现世俗化的发展倾向 B.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地区 C.拜占庭文化影响俄罗斯社会发展 D.俄罗斯融汇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 2.13世纪以前,拜占庭帝国的皇帝们坚信自己才是“罗马人的皇帝”。自13世纪起,一些著名人物努力劝说拜占庭帝国皇帝接受“希腊人的皇帝”这一身份。14—15世纪,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愈发表现出对古希腊文化的热情。这一转变主要缘于,拜占庭帝国( ) A.政教二元格局形成 B.被奥斯曼帝国入侵 C.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D.国家实力日益衰减 3.有一部史诗展现了12世纪基辅罗斯社会面临的王公内讧、国家分裂的危机。作者通过“金言”等形式,表达了对这种内讧行为的反对,并呼吁基辅罗斯人民团结起来,共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尊严。这部史诗是( ) A.《伊戈尔远征记》 B.《荷马史诗》 C.《吉尔伽美什》 D.《罗摩衍那》 4.11至13世纪,西欧的英雄史诗与前期史诗不同,这类史诗中的英雄不再是氏族首领,而是封建国家的臣子。这类史诗主要有法兰西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意志的《尼伯龙根之歌》,史诗的主人公都是体现忠君、爱国、护教思想的英雄形象。据此推知,这些史诗的传播( ) A.促进了市民阶层壮大 B.奠定了民族国家的基础 C.有利于民族意识发展 D.冲击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5.中古欧洲文学作品《列那狐的故事》中塑造了一个机智又狡诈的形象,“他在这儿,自恃聪明,动脑筋运计谋,去占别人的便宜,甚至对不可一世的万兽之王狮王诺博尔下手也毫不留情”。这一形象反映了当时欧洲( ) A.庄园经济的瓦解 B.王权教权之间的矛盾 C.新兴力量的兴起 D.城市自治运动的开展 6.1471年,信奉东正教的伊凡三世以保护罗斯公国的诺夫哥罗德居民免受波兰天主教的侵扰为借口,派大军占领诺夫哥罗德,后以宗教问题为借口,先后吞并了罗斯各公国;1478年,他在大主教瓦西安的支持下,结束了金帐汗国的统治,完成了统一大业。莫斯科公国统一的历程说明( ) A.教俗联合推进了国家统一 B.东欧国家之间战争日益频繁 C.解决宗教问题可强化统治 D.世界宗教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7.4世纪,拜占庭学者瓦西里早年接受了系统的世俗教育,精通古典文学,后来致力于用古典希腊哲学概念来思考和解释基督教教义。神学家格列高利早年对古希腊戏剧和诗歌颇有研究,后来留下大量模仿古典叙事诗的宗教散文和神学教义论文。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拜占庭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B.希腊与拜占庭文化的互鉴 C.文化交融促进拜占庭文化发展 D.天主教会的势力日益加强 8.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交流中形成了独特的双向技术转移模式。拜占庭工匠将马赛克镶嵌画技术应用于清真寺建筑装饰,其精细的图案设计和材料工艺被阿拉伯工匠吸收并改良;与此同时,阿拉伯数学家通过翻译希腊数学典籍(如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发展出代数体系,并将这一成果传入拜占庭学术界,推动了当地数学研究的革新。该现象源于( ) A.战争驱动的技术单向输出 B.宗教霸权争夺的直接结果 C.科学与艺术的交流与竞争 D.蒙古人西征引发政治重组 9.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虽是众神之父、宇宙的主宰,却无法行使专制暴君的特权,普罗米修斯可以违背他的禁令偷盗天火传给人类,埃斯库罗斯更是让普罗米修斯发出“宙斯的主权不打倒,我的苦难就没有止境”的呼喊。这些反映了古希腊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1 专题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远古至公元前221年)(2025-04-21)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4-21)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学设计(2025-04-21)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04-21)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共34张PPT)(2025-04-2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