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1374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社会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社会思品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27433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浙江省,阶段性,答案,PDF,试卷,社会
  • cover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4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七年级社会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判断题、选择题和综合题三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 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连接了海河、黄河、长江等五大水系。 2.唐太宗击败东突厥汗国,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奉为“天可汗”。 3.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契丹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4.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5.亚洲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中国、韩国属于发达国家。 6.亚洲占世界人口比重逐渐降低,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 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7.如图是隋朝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与图中时间点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① ② ③ 隋朝灭亡 581年 589年 605年 618年 第7题图 A.隋朝的建立 B.实现全国统一 C.开通大运河 D.爆发农民起义 8.唐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这可以推测出唐太宗 A.勤于政事,爱惜民力 B.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C.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D.戒奢从简,轻徭薄赋 9.“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该诗句真实反 映了唐朝的 A.疆域辽阔 B.政治清明 C.文化灿烂 D.盛世景象 10.“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如表是隋唐时期社会发展的相关史实和 结论,相符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1 大运河的开通 加强了东西经济文化交流 B 文成公主入藏 见证了唐朝的民族交融 C 玄奘西行 促进了中日的友好关系 D 安史之乱 唐朝从此灭亡 A.A B.B C.C D.D 七年级社会试卷·第1页(共8页) 11.隋唐盛世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与文化,属于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有 ①《大衍历》 ②《步辇图》 ③《资治通鉴》 ④《千金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如表为两宋时期部分君臣的言论。据此可判断宋朝实行的政策是 宋太祖 大臣余靖 大臣吕中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 自来武臣在边关,多被 我朝以儒立国,故命宰相读 今选儒臣千事者百余,分治大藩, 文臣所牵制。 书,用儒臣掌刑狱,以文臣知州。 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A.重商抑农 B.重农抑商 C.崇文抑武 D.重武轻文 13.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 以下 举措中,旨在解决国家“积贫“问题的有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方田均税法 ④保甲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契丹首领阿保机多用汉人,汉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西 夏国大臣野利仁荣根据党项人长期生产劳动和使用语言的特点,模仿汉字的笔画创造了西夏 文字。材料表明 A.契丹和西夏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 B.北宋辽和西复对峙的局面结束 C.对外交流空前活跃加快文化进步 D.活字印刷术的应用加快文化传播 15.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A.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B.墙上挂着《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C.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D.书桌上放着小说《三国演义》 16.“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清朝 17.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