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历史学科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1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学习目标】 ①了解明清时期科技著作、建筑、思想文化方面的成就。(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②分析明清时期科技与文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体悟我国古代科学家不懈追求和进取的精神,树立科技报国的崇高理想(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明清时期科技与文化成就的主要表现。 学习难点:明清思想家的主张 【课前预习】 科技名著 《本草纲目》 ①作者: ②类别:药物学著作 ③主要内容:总结了我国 。 ④价值地位: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农政全书》 ①作者: ②类别:农业科学巨著 ③主要内容: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 、 和农学创新研究成果。 ④价值地位: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天工开物》 ①作者: ②类别:科技名著 ③主要内容:对我国 和 进行了全面总结。 ④价值地位:被誉为“ ”。 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 ①目的:防御北方 的南扰 ②起止点:东起 、西至 ③组成:城墙(主体)、关隘、城台、烽火台等。 ④功能:完整的 体系 北京城 ①基础:元大都 ②皇帝:明成祖 ③构成: ; ; ;外城; ④核心: (紫禁城/故宫) 三、明清的思想家 1、明中期思想家 代表人物及思想:王守仁:提倡“ ”“ ”和“致良知” 2、明末清初思想家 代表人物及思想:黄宗羲:激烈反对 顾炎武:把“ ”与“ ”作区分。 王夫之: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认为社会是 、 ,不能泥古不化、厚古薄今 四、小说和戏曲 1、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的 ;元末明初 的《水浒传》;明代中期吴承恩的 ;清朝中期曹雪芹的 。 2、戏曲 昆曲 ①发展: 末年,经过改良,成为一个 的剧种。代表作有 的《 》 ②顶峰: 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鼎盛, 的《长生殿》和 的《 》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京剧 ①产生: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 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 ”,又被称为“ ”或“ ”。 ②地位:是中国的“ ”之一,被誉为“ ”。 【课中探究】 探究一:问题:【家国情怀】结合三位科技巨人的创作经历,你能感受到他们哪些优秀品质? 探究二:问题:【历史解释】根据史料说一说明长城有哪些作用? 探究三:问题:【时空观念】说一说北京城的布局有何特点?此布局彰显了什么样的设计理念? 探究四:问题:【唯物史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明清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探究五:问题:结合材料及教材思考明清文学艺术有何新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六:问题:【唯物史观】小组讨论,明清时期科技文学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呢? 【课后检测】 1.(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以下资料。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中国古代民主思想的演变 B.中外思想文化的交流 C.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D.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 2.(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下面四幅插图记载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这些插图出自( ) A.《天工开物》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 3.(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如图(来源:2021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79页)所示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该工事的准确表述是( ) A.为防御女真贵族南扰而修 B.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 C.西起临洮,东至鸭绿江边 D.成为今天主要的防御工事 4.(2024·河南·中考真题)160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