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1702

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1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2061631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内嵌,七年级,法治,道德,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感动中国》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许多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助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壹 重点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包括荣辱观念、社会风尚、爱国情怀和担当意识。 难点 :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包括荣辱观念、社会风尚、爱国情怀和担当意识。 2.能够运用中华传统美德的相关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道德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道德困惑,提高道德判断和实践能力。 3.增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传承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 1.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作用) 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自学导航(P65-68) 点击观看视频 子议题①:巷窄心宽悟美德之力量 思 考 结合视频谈一谈六尺巷中的智慧有什么作用? ①有助于我们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P65导言)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道德理念和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P66) ③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P66) ④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P68) 1.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5-P68) ★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个人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社会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国家 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天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活动1:“品读《元史》-从许衡身上悟美德内涵” 元代大学者许衡同众人一起逃难,时值盛夏,人们又饥又渴。有人发现路边有一棵梨树,大家便争先恐后去摘梨。许衡却端坐树下,不为所动。人们问他为何,他答道:“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们说乱世中梨树无主,许衡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 1.许衡说的内心的主人指什么? 2.你怎样理解““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自己的道德观念和原则” “体现了他坚守内心的道德标准,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动摇自己的原则 ,做到自我约束。” 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P66 孝 :指对父母长辈的尊重和爱戴 悌 :本义指对兄长的敬爱和恭顺,也泛指对同辈和朋友的尊敬和友善 忠 :指尽心竭力、尽职尽责,常指为国尽忠。 信 :讲诚信。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守信用。 P67相关链接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 结论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礼 :指的是遵守礼节,为人处世懂礼貌、讲规矩。 义 :做事情符合道义。 正义感,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公正无私。 廉 :即廉洁奉公。廉洁的人不贪赃枉法,不谋私利。 耻 :指的是自尊自重、有羞耻之心。 P67相关链接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 结论1:“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五一劳动先进人物表彰 全国道德 模范评选 时代楷模表彰 新时代好少年评选 国家每年进行先进人物评选,表彰,有何作用? 不断向有美德、有才能、有贡献的人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积极践行善举,崇德向善;向好的榜样学习,不断反省提升自我 2.★中华传统美德具体道德理念和规范的内涵?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②.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P67 出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