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1750

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012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8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一二子目和相关功能栏,制作时空坐标,梳理辛亥革命的过程。 2.通过阅读教材和材料,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意义及历史局限,学会从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和辩证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3.通过了解孙中山和其他仁人志士事迹,感受先进中国人的家国情怀,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局限性的分析,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重点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的过程、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难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提升和检测反馈 教学资源 与工具 教材、教师用书、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根据老师具体要求40分钟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统一 描述教师活动,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描述学生活动,描述学生的具体动作,如:倾听、观看、回忆、思考、回答、游戏、练习、答题、自学等 描述每个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与宗旨,描述设计思路 导入新课 2-3分钟 名词解释:辛亥革命 展示图片,讲解:孙中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最伟大的功绩就是领导辛亥革命。名词解读,狭义指辛亥年(1911年)发生的武昌起义;广义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努力。时间可从1894年兴中会建立到1912年袁氏窃取革命果实。 观看,倾听,思考。 1.图片导入,简单直观,开门见山,直接进入到本课学习的历史情境。 2.通过对辛亥革命的名词解读,对这个历史事件有一个大体全面的认识,利于接下来的学习。 新课讲授 学习任务一望革命之路 10-12分钟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制作时空坐标,梳理辛亥革命的过程。 1.提出问题:通过教材前两子目,自主学习,制作时空坐标,梳理辛亥革命过程。 2.督促进行,组织展示交流,不足可进行补充。 过渡:这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爆发并不是偶然,它是中国和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结果。 1.自学,看书,思考,动笔,画时空坐标,完成后展示交流。 2.不足之处在完成后自行完善。 生成:(这里按序号梳理,两条线索,一是革命派二是立宪派) 1.1894美国檀香山兴中会;2.1901《辛丑条约》、清末新政; 3.1905日本东京同盟会《民报》三民主义;4.1906清政府预备立宪;5.1908清政府《钦定宪法大纲》; 6.1911广州黄花岗起义、清政府“皇族内阁”、四川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7.1912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袁氏窃权、《临时约法》。 1.基于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且教材上基本史实全都有,故本学习板块任务难度不大,通过自主学习即可完成。 2.运用时空坐标梳理辛亥革命的过程,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历史的时空之中,利于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增强学生对本段历史的理解掌握。 3.之后再探究其背景和意义,采用倒叙,避免平铺直叙,符合学生认知。 4.同时在讲解辛亥革命过程中也要涉及孙中山等仁人志士的感人事迹,进而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 学习任务二寻革命之因 3-5分钟 阅读材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分析辛亥革命背景。 材料一:时局图皇族内阁 材料二: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到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为15%。--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在政治舞台上出露头角,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新鲜事物。中国的封建经济制度、上层建筑有几千年的历史,盘根错节,要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阻力极大,不经过引起社会巨大的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的革命斗争,是无法实现的。 材料四:吾幸夫吾同胞之得与今世界列强遇也;吾幸夫吾同胞之得闻文明之政体、文明之革命也;吾幸夫吾同胞之得卢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