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单元导航 本单元主要讲授了我国宪法确立的各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国家机构的相关知识。以规范权力运行为线索,一方面以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以国家机构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从而实现和捍卫人民利益。我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理解国家的基本制度,了解国家机构的性质和职责,增强制度自信和国家认同,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单元目标 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我国国 家机构 第五课: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认识国家基本制度。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六课:了解国家机构的性质、职权、地位和作用 5.1 根本政治制度 5.2 基本政治制度 5.2 基本经济制度 6.1国家权力机关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6.3国家行政机关 6.4国家监察机关 6.5国家司法机关 ▲人民网北京2025年1月17日电 (记者杨曦)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四季度增长5.4%。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新课导入: 思考: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得益于什么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第四课 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5.3 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做主 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道德修养:能够把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解、分析相关的经济现象,解决相关的经济问题。 3.健全人格:培养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形成良好的经济素养。 4.责任意识: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积极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和优势。 学习目标: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分?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地位、意义、国家态度)?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我国的分配方式有哪些?具体内容是?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市场经济体制的含义、调节方式、特点、优越性?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 确立依据: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有制】 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知识拓展: 生产资料 通常指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即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制度。一般有生产资料公有制(国家、人民共有)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归个人所有)两种主要形式。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不仅决定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是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需要使用的资源或工具。一般可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生产资料所有制 我国的经济成分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成分? 主体 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港澳台投资经济 外商投资经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