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形成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理解战后国际秩序的变动。 目录 壹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贰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叁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肆 习题检测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壹 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经济空前繁荣的表象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价格狂跌,人们大量抛出股票,证券市场陷入恐慌,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随后,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经济大危机 欧美各国如何应对? 罗斯福 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 三头怪兽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核心概念 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是拉丁语fasces的音译,本义为“束棒”,是把多根粗细不一的木棍绑在一起,中间插一把斧头。束棒捆在一起表示个体服从集体,斧头是用来处死罪犯。法西斯在古罗马帝国是权力和威信的标志。 法西斯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和极端形式,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否定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思想,反对共产主义,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社会及意识形态全面危机的产物。 ◎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党徽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法西斯主义 1.法西斯组织的产生 (1)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社会大动乱及战后世界经济大危机对法西斯的上台起了催化作用。 (2)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激起了战败国(德国)和部分战胜国(意大利、日本)的不满,从而引发了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法西斯主义在这些国家产生。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法西斯主义 意大利 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1922年,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权。 德国 1919年,希特勒加入德意志工人党,很快成为该党的领导人之一。 1920年,希特勒组建简称“纳粹党”,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日本 1921年,岗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要求“消除派阀、刷新人事、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态势”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1.法西斯组织的产生 (2)代表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法西斯主义 2.法西斯的特点 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发动战争,争霸世界。 3.法西斯的发展 面对 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分子鼓吹通过战争寻找出路。 教材深挖 希特勒认为,只有“当一国(种族上最优秀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而无可争辩的霸权时”,世界和平才会到来。 ———[美]格哈特 温伯格著,何江等译《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 墨索里尼在官方的《意大利百科全书》中写道:“只有战争能使人类的能力达到最高水平,能在敢于从事战争的人身上打上高贵的印记......法西斯主义认为获取最高统治权的趋向......是生命力的表现。”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近卫文麿(mo)宣称,日本为了自己的生存也应该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那样,要求打破现状,并且“从我们自己的前途出发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秩序”。 ———[日]矢部贞治《近卫文麿》 希特勒、墨索里尼、近卫文麿追求的共同目标及实质是什么 (1)共同目标:发动战争,对外侵略扩张;打破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英、法、美等国争夺霸权。 (2)实质:极端民族主义或法西斯主义。 教材深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 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实行的一系列新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