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2180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教学课件(共41张PPT)

日期:2025-04-3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438789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9课,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变化,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导入新课 1929年10月 24 日,随着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股票崩溃,一场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美国进入“大萧条”时期,资本家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陷人了一场大灾难,资本主义国家几乎成为废墟。 图1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人领取救济 图2二战后的柏林 正当世界以为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的时候,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入黄金时期,呈现繁荣景象。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目录 壹 国家的宏观调控 贰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叁 社会结构的变化 肆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国家的宏观调控 壹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国内调控 1.原因 含义: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在市场主导和政府调节之间寻求平衡,既强调市场机制,又主张国家适度调控与国际协调 ①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②二战以及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把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视为头等大事。 2.特点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3.主要措施 ①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②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③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这些措施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苏联模式 有利于维护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国内调控 4.结果 含义: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在市场主导和政府调节之间寻求平衡,既强调市场机制,又主张国家适度调控与国际协调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增长一度增快 5.问题 ①表现: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 ②应对:各国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提醒:国家干预经济不能解决“滞胀”问题,是因为扩大投资拉动经济会加剧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则会阻碍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如大幅度减税、国有企业私有化、削减福利、向地方放权等,但不是完全放弃干预经济 核心概念 凯恩斯主义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经济理论。主张通过政府对经济社会活动的必要干预来消除生产过剩与失业危机,实现充分就业;国家采用扩张性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凯恩斯主义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的认识,说明了资本主义的新特征及其运行机制,标志着资本主义自我认识达到新高度,成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理论基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融为一体的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资本主义制度。形式主要包括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的企业等。 思维点拨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有什么区别 (1)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的规划和引导,目的是指导经济发展,避免生产的无序状态。 (2)计划经济的特点是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经济计划和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国际协调 1.背景 含义:指国家、国际组织等国际行为体通过相对平等的协高,协调利益、维护秩序、维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行为模式和机制 ①经济危机与战争打破了原有的国际金融贸易秩序; ②加强各国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维护经背景济秩序成为共识; 2.举措 ③二战后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头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